韵脚:上四十四有
平仄:仄 平 平 仄 仄
拼音: yǒu|yòu sì hé|hē|hè cóng|zòng dài
【有】1. 存在:~关。~方(得法)。~案可稽。~备无患。~目共睹。 2. 表示所属:他~一本书。 3. 表示发生、出现:~病。情况~变化。 4. 表示估量或比较:水~一丈多深。 5. 表示大、多:~学问。 6.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:~劳。~请。 7. 无定指,与“某”相近:~一天。 8. 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:~夏。~宋一代。 | ◎ 古同“又”,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。 典
【有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云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云九切,音友。《說文》不宜有也。《春秋傳》曰:日月有食之。从月又聲。《九經字樣》有,从月。从冃,譌。又《玉篇》不無也。《易·大有疏》能大所有。又《繫辭》富有之謂大業。又《詩·商頌》奄有九有。《傳》九有,九州也。又《左傳·桓三年》有年。《註》五穀皆熟書有年。又《玉篇》果也,得也,取也,質也,寀也。又姓。《論語》有子。《註》孔子弟子有若。又《集韻》尤救切。與又通。《書·堯典》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。《詩·邶風》不日有曀。《註》有,又也。又《韻補》叶羽軌切。《前漢·敘
【寺】1. 古代官署名:太常~(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)。鸿胪~(略同于现代的礼宾司)。 2.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:佛~。~观(guàn )。 3. 伊斯兰教徒礼拜、讲经的地方:清真~。
【寺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祥吏切,音嗣。《說文》廷也,有法度者也。从寸聲。《徐曰》寸,法度也,守也。《釋名》寺,嗣也,官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內也。《唐書·百官表》漢以太常,光祿,勳衛尉,太僕,廷尉,大鴻臚,宗正,司農,少府爲九卿。後魏以來,卿名雖仍舊,而所蒞之局謂之寺,因名九寺。又《漢書註》凡府廷所在,皆謂之寺。又漢明帝時,攝摩騰自西域白馬駝經來,初止鴻臚寺,遂取寺名,爲創立白馬寺。後名浮屠所居皆曰寺。又宦寺。《詩·秦風》寺人之令。《傳》內小臣也。令,使也。又《周禮·天官》掌王之內人及女宮之戒今。鄭註寺之言侍也
【何】1. 疑问代词(a.什么,如“~人?”b.为什么,如“~必如此?”c.哪样,怎样,如“~不?”“~如?”d.哪里,如“~往?”e.发表反问,如“~乐而不为?”)。 2. 副词,多么:~其壮哉! 3. 姓。 | ◎ 古同“呵”,谴责。 | ◎ 古同“荷”,担。
【何】《唐韻》胡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寒歌切,賀平聲。曷也,奚也,孰也,詰詞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禹曰何。《詩·小雅》夜如何其。又誰何。猶言莫敢如何也。《賈誼·過秦論》利兵而誰何。又未多時曰無何,亦曰無幾何。《史記·曹參傳》居無何,使者果召參。又《前漢·袁盎傳》南方濕,君能日飮,無何,可免禍也。《註》無何,言更無餘事也。又《南史·西域傳》西域呼帽爲突何。又《古今樂錄》羊無夷伊那何,皆曲調之遺聲。又國名。《隋書》西域有何國。又姓。又娙何,漢女官名,秩比二千石。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下可切,賀上聲。同荷。儋也,負也。
【从】1. 依顺:顺~。盲~。~善如流。 2. 采取,按照:~优。 3. 跟随:愿~其后。 4. 跟随的人:侍~。仆~。 5. 参与:~业。~政。投笔~戎。 6. 由,自:~古至今。~我做起。 7. 次要的:主~。~犯。 8.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:~父(伯父、叔父的通称)。 9. 中国魏以后,古代官品(有“正品”和“从品”之分,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)。 10. 姓。 | 1. 古同“纵”,竖,直。 2. 古同“纵”,放任。
【从】《說文》從本字。《陸佃曰》二人向陽爲从,向隂爲比。士之趨嚮,不可不愼。(從)《廣韻》疾容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牆容切,俗平聲。《說文》本作从。相聽也。《書·益稷》汝無面從。《說命》后從諫則聖。又《廣韻》就也。《易·乾卦》雲從龍,風從虎。《禮·曲禮》謀于長者,必操几杖以從之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自也。《詩·小雅》伊誰云從。《箋》言譖我者,是言從誰生乎。《晉書·明帝紀》不聞人從日邊來。又姓。《廣韻》漢有將軍從公。《何氏姓苑》今東筦人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七恭切,促平聲。《廣韻》從容也。《正韻》從容,舒緩貌。《書
【代】1. 替:~替。~办。~销。~序。~表。 2. 历史上划分的时期:时~。世~。古~。近~。现~。当(dāng )~。年~。 3. 世系的辈分:下一~。 4. 姓。
【代】《唐韻》徒耐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待戴切《正韻》度耐切,音岱。更也,替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天工人其代之。《莊子·逍遙遊》許由曰:庖人雖不治庖,尸祝不越俎而代之。又世也。《家語》古之王者,易代攺號,取法五行。又不還曰代。又國名。趙之先有代國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代郡亳丘有五原關。《應劭曰》古代國。又州名。漢代郡屬幽州,魏攺爲州。又姓。周代舉,明代賢。又《方書》脈有代。《史記·倉公傳》齊侍御史成病頭痛。脈法曰:代則絡脈有過,其代絕而脈賁者,病得之酒且內。王叔和曰:來數而中止,不能自還,因而復動者名代。又叶徒帝切,音地。
这句诗“寺从何代有”,字数简洁而有力,以破折号为结构,使得读者信步触摸到千年的寺庙历史。韵律平缓中透露出寺庙自古以来的深厚底蕴和庄严沉稳的氛围。字眼中的“何代”把寺庙与时间相融合,唤起了读者对于古老历史的遐想。这句诗给读者一种朦胧却又清晰的意境,使人不约而同地臆想初建于何朝的古寺,带来一种无边的神秘感和敬畏之情。
最后,这句诗以凝练的文字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、历史与文化交织的寺庙。寺庙代表着信仰和人类历史的积淀,激发着人们对文明的向往和崇敬。在岁月的长河中,寺庙屹立不倒,代代相传,目睹了世事的沧桑,也见证了文化的繁荣和兴盛。这句诗点燃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,也让我们对寺庙的存在充满敬畏和钦佩。
这句诗真的是把我带回到了古代啊!想象一下,你穿越回唐朝的时候,迷路了,然后你问一个路人:“请问,这个寺庙是从何代有的?”路人听完你的问题,一脸愣住,然后开始思考人类文明的发展史,半天后才回答你:“不知道,我还没问过佛祖啊!”你只能无奈地摇摇头,这么简单的问题也问不出答案,这不科学啊!
也可以理解为,寺庙既然能够从何代有,那是否代表了我们也可以拥有永恒的存在?就像一只只奋勇向前的蜉蝣,不容易啊!
这句诗给人以深入人心的感觉,仿佛一支史诗般豪迈的乐曲,引领我们穿越时空的大门。字字句句都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思索和对历史的尊重。短短七字,蕴含了千百年的沉淀与传承。读此诗,感受到了岁月无情的流转,也领悟到了自然和人文的融合之美。
这首诗表面上看是在讲寺庙从哪个朝代开始存在的问题,但是实际上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跟爸爸去寺庙的时候。爸爸总是会跟我说:“孩子,这个寺庙可是古老的很啊!你看,这是从何代有的!”结果每次都是前一天新搭的棚子啊!所以这首诗让我忍不住笑出声来!
这句诗其实是在暗示我们,关于寺庙的历史,虽然重要,但是不是唯一的。我们应该更关注的是寺庙中的佛像。佛像的出现是为了让我们反省人生,提醒我们要忍耐与宽容。就像我在深夜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,去寺庙躲风头的时候,佛像默默地笑着对我说:“小朋友,修行就是忍耐,忍不住的时候可以吃点夜宵啊!”这句诗告诉我们,不管是从何代有的,寺庙里的佛像都是教会我们如何对待生活的!
“寺从何代有”一句,虽看似简单朴实,实则饱含丰富的哲思。寺庙作为一种宗教与信仰的载体,承载了人们对心灵寄托的向往与追求,同时也记录了岁月更迭中人心所存的坚守和意志。这句诗运用了问句的语气,既表露了诗人对历史深远变迁的质问,又引发了人们对于文化传承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