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古风 / 三都赋

濞焉汹汹——三都赋

平仄:仄 平 平 平

拼音: yān bì|pì xiōng xiōng

濞焉汹汹释义

【焉】1. 与介词“于”加代词“是”相当:心不在~。不复出~。  2. 乃,才:必知乱之所自起,~能治之。  3. 文言疑问词,怎么,哪儿:且~置土石?  4. 文言助词:又何戚~。 典

【焉】《廣韻》於乾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於虔切《正韻》因肩切,音嫣。《說文》焉鳥,黃色。出於江淮。象形。《廣韻》鳥雜色。《禽經》黃鳳謂之焉。又《玉篇》安也,疑也。《廣韻》何也。《詩·衞風》焉得諼草。言樹之背。又《史記·歷書》太初元年,歲名焉逢。《註》索隱曰。漢書作閼逢。又山名。《史記·匈奴傳》過焉支山。又國名。《前漢·西域傳》焉耆國,治員渠城。又《唐韻》有乾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尤虔切《正韻》夷然切,音。《玉篇》語巳之辭也是也。《易·坤卦》爲其嫌于無陽也,故稱龍焉。又《廣韻》語助。《詩·邶風》已焉哉。又《鄘風》終焉允臧

【濞】◎ 〔漾~〕见“漾”。 | ◎ 〔滂~〕见“滂”。 典

【濞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匹備切,音淠。《說文》水暴至聲。《左思·吳都賦》濞焉洶洶。又滂濞,水聲。《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滂濞沆漑。又彭濞,蘊積貌。《淮南子·俶眞訓》譬若周雲之蘢蓯,遼巢彭濞而爲雨。又懿濞,深邃貌。《王延壽·魯靈光殿賦》屑黶翳以懿濞。又《集韻》平祕切,音贔。又《廣韻》《韻會》匹詣切《集韻》匹計切,音媲。義同。又水名。《通典》吐蕃有西洱海,東南流入西洱河,合流而東,號曰漾濞水。 《六書故》濞,與淠通。《集韻》濞,通作。

【汹汹】◎汹汹xiōngxiōng(1)[tumultuous]∶因争论而引起的喧嚷而不汹汹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(2)[surging]∶水腾涌的样子(3)[agitated]∶骚乱不宁天下汹汹,人怀危惧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(4)[violent]∶形容声音喧闹;亦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的样子

【汹汹】亦作“汹汹”。1.水腾涌貌。《文选·宋玉<高唐赋>》:“濞汹汹其无声兮,溃淡淡而并入。”李善注:“《説文》曰:‘汹,汹涌也。’谓水波腾貌。”元王恽《玉堂嘉话》卷二:“有河曰亦运,流汹汹东注。”清蒲松龄《趵突泉赋》:“濼水之源,发自王屋;为济为滎,时见时伏;下至稷门,滙为巨瀆;穿城绕郭,汹汹相续。”孙犁《白洋淀纪事·嘱咐》:“前面有一条窄窄的水沟,水在冰缝里汹汹的流。”2.形容声音喧闹。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:“惮涌湍之礚礚兮,听波声之汹汹。”唐韩愈《泷吏》诗:“恶溪瘴毒聚,雷电常汹汹。”宋洪迈《夷坚丙志·

濞焉汹汹用户点评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