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仄:仄 平 仄
拼音: dù shí yí
【杜】1. 落叶乔木,果实圆而小,味涩可食,俗称“杜梨”,亦称“甘棠”、“棠梨”。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。 2. 阻塞(sè),堵塞(sè):~绝。~塞(sè)。~门谢客,防微~渐。 3. 〔~撰〕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。 4. 姓:~康(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,文学作品中借指酒)。
【杜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動五切,音。《說文》甘棠也。牡曰棠,牝曰杜。樊光曰:赤者爲杜,白者爲棠。《陸璣·草木疏》赤棠,子澀而酢,無味。木理韌,可作弓幹。與《說文》不同。又塞也。《書·費誓》杜乃擭。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》犯令凌政則杜之。又《爾雅·釋草》杜榮。《註》似茅,皮可爲索。又香草名。《屈原·九歌》采芳洲兮杜若。又繚之兮杜蘅。又《方言》東齊謂根爲杜。又澀也。又《本草》杜仲,藥名。又《博雅·釋蟲》杜伯,蠍也。又姓。《廣韻》本帝堯劉累之後。出京兆、濮陽、襄陽三望。又《集韻》董五切,音睹。姓也。楚有杜
【拾遗】◎拾遗shíyí(1)[appropriatelostproperty]∶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,据为己有涂(途)不拾遗。——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夜不闭户,道不拾遗(2)[makegoodomissions]∶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拾遗补阙
【拾遗】1.拾取他人的失物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期年之后,道不拾遗,民不妄取,兵革大强,诸侯畏惧。”《后汉书·列女传·乐羊子妻》:“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,廉者不受嗟来之食,况拾遗求利,以污其行乎?”唐孟郊《饥雪吟》:“下有幸灾儿,拾遗多新争。”明梁辰鱼《浣纱记·遣求》:“化治街衢不拾遗,几兴鲁国欲倾齐。”章炳麟《东夷诗》之一:“陇首餘餱粮,道路无拾遗。”2.比喻轻而易举。《汉书·梅福传》:“合天下之知,并天下之威,是以举秦如鸿毛,取楚若拾遗,此高明所以亡敌於天下也。”颜师古注:“拾遗,言其易也。”唐陈子昂《为乔
“杜拾遗”这句诗字字珠玑,给人一种凄凉而又深邃的感觉,引人深思。
韵律的流转和用词的精炼使这句诗在节奏上极有感染力,更凸显杜甫对生活的敏锐洞察与鞭辟入里的批判精神。
杜拾遗之诗,细腻入微,妙趣横生。诗云: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”作者以高山之巅为背景,抒发对大好河山的憧憬之情,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,也指引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杜甫以细腻的笔触,将自己对人生无奈和抱负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。
诗中用词犹如泪洒江天,悲痛淋漓。其中“辩士散文赋才子,白首穿语力干宾”一句,用以形容那些才情横溢,被逐出朝堂的文士们,可谓一箭之辞。其刻画之深切,字里行间尽是耐人寻味。
杜拾遗之诗,言辞简练,意境深远。诗云: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”作者用平凡的日常生活物象,展现出深情厚意,让人为之动容。诗句深意浅显,境界高远,可称得上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。
此诗中,杜甫对于时事的洞察力、才智超群可见一斑。通过“雨暸城阙尘满面,诏使闲坊扫画眉”一句,他刻画了官方无能、政改无法落实的现实场景,更是对官吏的反讽之作。
“杜拾遗”中的“遗”字,似乎在默默地诉说着逝去的辉煌。思绪跳跃,寄托情感,让读者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忧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