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古风 / 高唐赋

飞扬伏窜——高唐赋

平仄:平 平 平 仄

拼音: fēi yáng fú cuàn

飞扬伏窜释义

【飞扬】ēiyáng[rise;flyupward]飞舞;飘扬尘土飞扬纸灰飞扬,朔风野大,阿兄归矣。——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
【飞扬】。《庄子·天地》:“趣舍滑心,使性飞扬。”宋陆游《南唐书·周邺传》:“暴猛狠戾,常蓄飞扬之志。”鲁迅《坟·文化偏至论》:“飞扬其性,善能攘扰。”2.飘扬;飘荡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大风起兮云飞扬。”唐杜甫《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》诗:“冕旒俱秀发,旌旆尽飞扬。”胡怀琛《海上雪》诗:“天上群龙战斗狂,玉鳞瑶甲乱飞扬。”3.飞举;飞腾。战国楚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雕鶚鹰鷂,飞扬伏窜。”汉扬雄《羽猎赋》:“及至罕车飞扬,武骑聿皇。”宋苏辙《双凫观》诗:“谁知野鸟不能化,岂必双屨能飞扬?”朱德《遵义会议》诗:“左右

【伏】1. 趴,脸向下,体前屈:~卧。~案读书。  2. 低下去:此起彼~。  3. 屈服,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:~法。~输。~辩(伏罪的供状,亦作“伏辨”)。  4. 使屈服:降~。降龙~虎。  5. 隐藏:~兵。埋~。  6.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:~日。~旱。~暑。~天。  7. 姓。 典

【窜】1. 乱跑,逃走(用于敌军、匪徒、野兽等):~犯。~扰。~逃。~踞。流~。抱头鼠~。  2. 放逐:~逐。  3. 修改文字:~改。~定(删补改定)。点~(删减涂改)。

【窜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七亂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取亂切,音爨。《說文》匿也,逃也。《周語》不窋自于戎翟之閒。《前漢·蒯通傳》奉頭竄。又《廣韻》放也,誅也。《書·舜典》竄三苗于三危。又藏也,隱也。《賈誼·弔屈原文》鸞鳳伏竄兮,鴟鴞翱翔。《晉語》可以竄惡。《註》隱也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竄,微也。《疏》竄行之微也。《晉語》敏能竄謀。《註》微也。又《史記·倉公傳》卽竄以藥,旋下病已。《註》竄,以藥薰之也。又改易也。《韓愈詩》漬墨竄古史。又《廣東新語》增城謂屋曰竄。又《集韻》七丸切,爨平聲。入穴也。又《韻會小補》誘人爲

飞扬伏窜用户点评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