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仄:平 仄 平
拼音: hōng yǐn|yìn xiōng
【訇】1. 〔阿~〕伊斯兰教主持教仪、讲授经典的人。 2. 形容大声:~的一声。
【訇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呼宏切,音轟。《說文》騃言聲。又《廣韻》匉訇,大聲也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》砰磅訇礚。師古曰:皆流水鼓怒之聲。《張衡·東京賦》軯礚隱訇。薛綜曰:鐘鼓之聲也。《韓愈·華山女詩》訇然震動如雷霆。又《玉篇》地名。漢中西域有訇鄕。又人名。黃訇,見《晉書·載記》。汝訇,見《宋史·宗室表》。又姓。《蜀錄》關中流人訇琦、訇廣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胡涓切,音懸。義同。又《集韻》九峻切,音呁。與同。《博雅》欺也。又《說文》从言,勻省聲。籀文作。
【隐】1. 藏匿,不显露:~藏。~匿。~居。~士。~讳。 2. 伤痛:~恻。 3. 怜悯:恻~之心。 | ◎ 倚,靠:~几而卧(靠着几案睡眠)。
【隐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於謹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倚謹切,音櫽。《爾雅·釋詁》隱,微也。《註》微謂逃藏也。《易·乾卦》龍德而隱者也。又《禮·禮運》大道旣隱。《註》隱猶去也。又《說文》蔽也。《玉篇》匿也。《論語》言及之而不言,謂之隱。《禮·檀弓》事親有隱而無犯。《魯語》五而已,無有隱者,隱乃諱也。又《廣韻》私也。《論語》吾無隱乎爾。《疏》孔子敎人無所隱惜。又《玉篇》不見也。《易·繫辭》巽稱而隱。《註》稱揚命令,而百姓不知其由。《史記·韓安國傳》壷遂之深中隱厚。又《禮·曲禮》不以隱疾。《註》隱疾,衣中之疾也。又《
【匈】1. 〔~奴〕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。亦称“胡”。 2. 古同“胸”。
【匈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許容切《韻會》虛容切,音胸。《說文》膺也,从勹凶聲。《前漢·司馬相如傳》其於匈中,曾不蔕芥。《楚辭·哀時命》惟煩懣而盈匈。又《前漢·高帝紀》天下匈匈。《註》匈匈,喧擾之意。又《正韻》匈匈,讙議之聲。《荀子·天論篇》君子不爲小人之匈匈也,而輟其行。又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許用切,兄去聲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