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仄:仄 仄 平 仄 仄 平 平 平
拼音: hòu yǒu sī yǐ èr wáng guī fān
【后】1. 上古称君主:商之先~(先王)。 2. 帝王的妻子:皇~。太~。 3. 指空间在背面,反面的,与“前”相对:~窗户。~面。~学。~缀。~进。 4. 时间较晚,与“先”相对:日~。~福。~期。 5. 指次序,与“前”相对:~排。~十名。 6. 子孙:~辈。~嗣。~裔。~昆。无~(没有子孙)。 7. 姓。 典
【有司】sī[official]指官吏。古代设官分职,各有专司,故称陛下可将彼家属送有司问罪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召有司案图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宜付有司论其刑赏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授之于有司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【有司】官分职,各有专司,故称。《书·大禹谟》:“好生之德,洽于民心,兹用不犯于有司。”汉桓宽《盐铁论·疾贪》:“今一二则责之有司,有司岂能缚其手足而使之无为非哉?”唐柳宗元《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》:“﹝太学生﹞有凌傲长上,而誶駡有司者。”元《日损斋笔记·辨史》:“自元鼎以前之‘元’,皆有司所追命也。”吴晗《朱元璋传》第三章三:“几十年来的元君荒淫,有司毒虐,天下兵起,中原之民,久无所主。”
【以】1. 用,拿,把,将:~一当十。~苦为乐。~身作则。~邻为壑。~讹传讹。~往鉴来。 2. 依然,顺,按照:~时启闭。物~类聚。 3. 因为:~人废言。勿~善小而不为。不~物喜,不~己悲。 4. 在,于(指时日):“子厚~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,年四十七”。 5. 目的在于:~待时机。~儆效尤。 6. 文言连词,与“而”用法相同:梦寐~求。 7. 用在方位词前,表明时间、方位、方向或数量的界限:~前。~内。 8. 用在动词后,类似词的后缀:可~。得~。 9. 古同“已”,已经。 10. 太
【以】〔古文〕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養里切,怡上聲。爲也。《論語》視其所以。又因也。《詩·邶風》何其久也,必有以也。《左傳·昭十三年》我之不共,魯故之以。《註》以魯故也。《列子·周穆王篇》宋人執而問其以。又用也。《論語》不使大臣怨乎不以。又《左傳·僖二十六年》凡師能左右之曰以。《易·師卦》能以衆正。又《詩·周頌》侯彊侯以。《註》彊民有餘力來助者,以閒民轉移執事者。又同已。《孟子》無以,則王乎。又古以與聲相通。《禮·燕禮》君曰:以我安。《註》猶與也。《魏書·李順傳》此年行師,當克以不。《韓愈·剝啄行》凡今之人,急名以官
【二王】1.指两个天子。《礼记·曾子问》:“天无二日,民无二王。”2.指封王爵的二人。清王恪《椒山先生祠》诗:“疏成十罪定,狱借二王辞。”按:二王,指明仁宗子裕王与景王。3.同时齐名的王姓二人。(1)晋王戎和王衍。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戎衍并憾之每言论多毁祜。时人为之语曰:‘二王当国,羊公无德。’”(2)晋书法家王羲之、王献之父子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杂艺》:“梁氏祕阁散逸以来,吾见二王真草多矣。”唐罗隐《寄酬邺王罗令公》诗之一:“书札二王争巧拙,篇章七子避风流。”清姚鼐《王禹卿七十寿序》:“书法则如米元章、董元
【归藩】回到封地。晋袁宏《后汉纪·明帝纪上》:“东平王苍以辅政久,固请归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