韵脚:去六至
平仄:仄 平 平 平 平 仄
拼音: jì qí|jī yōu xiá dú suì
【暨】1. 和,及,与。 2. 到,至:~今。 3. 姓。 网
【暨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居豙切《集韻》居氣切,音旣。《說文》日頗見也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暨,與也。《書·堯典》汝羲暨和。《傳》與也。又《禹貢》朔南暨。《疏》皆與聞天子威聲文敎。《公羊傳·隱元年》會及暨皆與也。又《禮·玉藻》戎容暨暨。《註》果毅貌也。又《爾雅·釋訓》暨,不及也。又《玉篇》至也。又《集韻》諸暨,縣名,在越。又《集韻》其旣切,音禨。義同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居乙切,音訖。姓也。吳有尙書暨豔。又戟乙切,音疙。已也。又《集韻》古文届字。註詳尸部五畫。
【其】1. 第三人物代词,相当于“他(她)”、“他们(她们)”、“它(它们)”;“他(她)的”、“他们(她们)的”、“它(们)的”:各得~所。莫名~妙。三缄~口。独行~是。自食~果。 2. 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那”、“那个”、“那些”:~他。~余。~次。文如~人。名副~实。言过~实。 3. 那里面的:~中。只知~一,不知~二。 4. 连词,相当于“如果”、“假使”:“~如是,熟能御之?” 5. 助词,表示揣测、反诘、命令、劝勉:“~如土石何?” 6. 词尾,在副词后:极~快乐。大概~。 | ◎ 〔郦食(
【其】〔古文〕丌亓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渠之切《正韻》渠宜切,音碁。《韻會》指物之辭。《易·繫辭》其旨遠,其辭文。《詩·大雅》其在于今。又助語辭。《書·西伯戡黎》今王其如台。《詩·周南》灼灼其華。《玉篇》辭也。又姓。《韻會》漢陽阿侯其石。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之切,音姬。《韻會》語辭。《書·微子》若之何其。《詩·小雅》夜如何其。又人名。《史記·酈生傳》酈生食其者,留高陽人也。《註》正義曰:酈食其,三字三音,讀曆異幾。《前漢·楚元王傳》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。《註》師古曰:食音異,其音基。又山名。《前漢·
【幽】1. 隐藏,不公开的:~会。~居(a.隐居;b.幽静的住处)。~愤。~咽。 2. 形容地方很僻静又光线暗:~谷。~静。~暗。 3. 沉静而安闲:~闲。~趣(幽雅的趣味)。~婉。 4. 把人关起来,不让跟外人接触:~禁。~闭。~囚。 5. 迷信的人指阴间:~灵。~魂。 6. 古地名,大致相当于今中国河北省、辽宁省南部一带:~州。~燕(yān )。
【幽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於虯切《韻會》幺虯切《正韻》於尤切,音呦。《說文》幽隱也。《易·履卦》幽人貞吉。《疏》幽隱之人,守道貞吉。《禮·儒行》幽居而不淫。《疏》君子雖復隱處,常自修整不傾邪也。《後漢·章帝章和元年詔》光照六幽。《註》謂六合幽隱之處也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幽,微也。《疏》幽者,深微也。《史記·樂書》極幽而不隱。又《玉篇》幽,深遠也。《易·繫辭》无有遠近幽深。《疏》言易之告人,无問遠之與近,及幽邃深遠之處,皆告之也。《詩·小雅》幽幽南山。《註》幽幽,深遠也。又《玉篇》幽,不明。《正韻》幽,闇也。《書·舜典
【遐】1. 远:~方。~心。~观。~迩(远近)。~举(进行;远扬)。~想。 2. 长久:~龄。
【遐】《唐韻》胡加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何加切,音霞。《說文》遠也。《書·太甲》若陟遐必自邇。《楚辭·遠遊》氾容與而遐舉兮。又與何通。《詩·小雅》遐不謂矣。又《大雅》遐不作人。又叶寒歌切,音何。《左思·魏都賦》閑居隘巷,室邇心遐。富仁寵義,職競弗羅。又叶洪孤切,音胡。《揚子·太經》缺船跋車,其害不遐。漢典考證:〔《楚辭·九章》氾容與而遐舉兮。〕 謹照原書九章改遠遊。 考證:〔《楚辭·九章》氾容與而遐舉兮。〕 謹照原書九章改遠遊。
【独】1. 单一,只有一个:~唱。~立。~霸。~裁。~创。~特。~辟蹊径(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)。~具慧眼(形容眼光敏锐,见解高超)。 2. 老而无子:鳏寡孤~。 3. 难道,岂:“君~不见夫趣(趋)市者乎?” 4. 〔~孤〕复姓。 5. 语助词,犹“其”:“弃君之命,,~谁受之?”
【独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徒谷切《正韻》杜谷切,音犢。《說文》犬相得而。从犬蜀聲。羊爲羣,犬爲獨也。又獸名。《埤雅》顏從曰:獨一叫而猨散,鼉一鳴而龜伏。或曰鼉鳴夜,獨叫曉。獨,猨類也。似猨而大,食猨。今俗謂之獨猨。蓋猨性羣,獨性特,猨鳴三,獨叫一,是以謂之獨也。又獨,獸名。詳前字註。又《廣韻》單獨。《詩·小雅》哀此惸獨。《傳》獨,單也。《又》念我獨兮。《爾雅·釋山》獨者蜀。《疏》蟲之孤獨者名蜀,是以山之孤獨者亦名曰蜀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一蜀也。南楚謂之獨。又山名。《山海經》獨山,多金玉美石。又《廣韻》複姓有獨
【邃】◎ 深远:深~。精~。
【邃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雖遂切《正韻》須遂切,音粹。《說文》深遠也。《禮·玉藻》十有二旒,前後邃延。《註》言十二旒在前後,垂而深邃,以延覆冕上。《後漢·輿服志》聖人處天子之位,服玉藻、邃延、日月所以副其德,彰其功也。又屋宇深遠亦曰邃。《屈原·離騷》閨中旣邃遠兮。漢典考證:〔《後漢·百官志》聖人處天子之位,服玉藻邃延日月,所以副其德,彰其功也。〕 謹照原書百官志改輿服志。 考證:〔《後漢·百官志》聖人處天子之位,服玉藻邃延日月,所以副其德,彰其功也。〕 謹照原書百官志改輿服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