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古风 / 三都赋

控清引浊——三都赋

平仄:仄 平 仄 平

拼音: kòng qīng yǐn zhuó

控清引浊释义

【控】1. 告状,指出罪恶:~告。~诉。指~。被~。  2. 节制,驾驭:~制。遥~。  3. 开弓:弓不再~。  4. 投:~于地。  5. 人的头部朝下或使让残液流出容器的口朝下:~净。~一~。

【控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若貢切,空去聲。《說文》引也。《廣韻》告也。《詩·鄘風》控于大邦。《毛傳》控,引也。《朱傳》控持而告之。《前漢·婁敬傳》控弦四十萬騎。《註》皆引弓也。又操制也。《詩·鄭風》抑磬控忌。《傳》止馬曰控。又投也。《莊子·逍遙遊》時則不至,而控於地而已矣。又《集韻》枯公切,音空。除也。亦引也。《班固·西都賦》鳥驚觸絲,獸駭値鋒。機不虛掎,弦不再控。又《唐韻》苦江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枯江切,音腔。打也。《莊子·外物篇》儒以金椎控其頤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克講切,腔上聲。義同。

【清】1. 水或其他液体、气体纯净透明,没有混杂的东西,与“浊”相对:~水。~泉。~流(a.澄澈的水流,如“一股~~”;b.旧时指负有名望,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)。~澈。~碧。~朗。~新。~醇。月白风~。  2. 安静,不烦:冷~。凄~。~闲。~静。~淡。~幽。~谧(宁静)。  3. 单纯不杂:~唱。~茶。  4. 明白,明晰:~楚。~晰。~醒。~通(文章层次清楚)。~亮。  5. 一点不留,净尽:~除。肃~。~剿。~洗。~君侧(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)。  6. 整理,查验:~理。~查。~点。~仓。  7.

【引】1. 拉,伸:~力。~颈。~而不发。~吭高歌。  2. 领,招来:~见。~子。~言。~导。~荐。抛砖~玉。  3. 拿来做证据、凭据或理由:~文。~用。援~。  4. 退却:~退。~避。  5. 旧时长度单位,一引等于十丈。  6. 古代柩车的绳索:发~(出殡)。

【引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余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以忍切,音蚓。《說文》開弓也。《徐鉉曰》象引弓之形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維體防之,引之中參。又《廣雅》演也。《易·繫辭》引而伸之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長也。《釋訓》子子孫孫引無極也。《書·梓材》引養引恬。又相牽曰引。《禮·檀弓》喪服,兄弟之子,猶子也。蓋引而進之也。《註》牽引進之,同于己子。《史記·秦始皇紀》諸生轉相告引。又《集韻》導也。《史記·韓長孺傳》奉引墮車,蹇。《註》爲天子導引而墮車,跛。又卻也。《禮·玉藻》侍坐,則必退席。不退,則必引而去君之黨。《註》引

【浊】1. 水不清,不干净:浑~。污~。~浪。~流。  2. 混乱:~世。  3. 声音低沉粗重:~声~气。~音。

【浊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直角切,音濯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齊郡屬嬀山。又《括地志》濁水,源出蒲州解縣東北平地。又《水經注》濁水,上承雲陽縣東大黑泉。又《水經注》南昌有濁水。又水不淸也。《詩·邶風》涇以渭濁。又星名。《爾雅·釋天》濁謂之畢。《史記·律書》濁者,觸也。又姓。《史記·貨殖傳》濁氏連騎。又《集韻》竹角切,音斲。人名。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主於子路妻兄顏濁鄒家。又《韻補》叶昌六切,音逐。《前漢·潁川歌》潁水濁,灌氏族。ZDIC.NET汉典

控清引浊用户点评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