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唐诗 / 凉州行

洛阳家家学胡乐——凉州行

平仄:仄 平 平 平 平 平 仄

拼音: 1|0|0 xué hú 4|4|4|4 luò yáng

洛阳家家学胡乐释义

【家】1.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:~庭。~眷。~长(zhǎng )。~园。~谱。~塾。~乡。~风。~训。~规。~喻户晓。如数~珍。  2. 家庭所在的地方:回~。老~。安~。  3. 居住:“可以~焉”。  4.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、亲属:~祖。~父。~翁。~母。~慈。  5. 家里养的,不是野生的:~畜。~禽。  6.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:酒~。农~。  7.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:专~。行(háng )~。作~。科学~。  8. 学术流派:儒~。法

【家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古牙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牙切,音加。《說文》家居也。《爾雅》戸牖之閒謂之扆。其內謂之家。《詩·周南》宜其室家。《註》家謂一門之內。又婦謂夫曰家。《孟子》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。又一夫受田百畝,曰夫家。《周禮·地官》上地家七人,中地家六人,下地家五人。《註》有夫有婦,然後爲家。又大夫之邑曰家,仕於大夫者曰家臣。《左傳·襄二十九年》大夫皆富,政將在家。又天家,天子之稱。《蔡邕·獨斷》天子無外,以天下爲家。又居其地曰家。《史記·陸賈傳》以好畤田地,善往家焉。又著述家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表章六經

【学】1. 效法,钻研知识,获得知识,读书:~生。~徒。~习。~业。~友。~者。~阀。~制。~历。~步邯郸(讥讽人只知模仿,不善于学而无成就,亦作“邯郸学步”)。  2. 传授知识的地方:~校(简称“学”或“校”)。~院。~府。中~。大~。上~。  3. 掌握的知识:~问(简称“学”)。~术(一切学问的总称)。~位。~士(a.学位名,大学毕业生;b.古代官名)。才~。治~。~识。博~多才。  4.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:~说。哲~。数~。小~(a.古代指文学、音韵、训诂学;b.现指初等学校)。

【学】《唐韻》胡覺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轄覺切,音鷽。《說文》覺悟也,本作斆,篆作學。《增韻》受敎傳業曰學。朱子曰:學之爲言效也。《詩·周頌》日就月將,學有緝熙于光明。《書·說命》王人求多聞,時惟建事。學于古訓,乃有獲。《禮·學記》君子之於學也,藏焉,修焉,息焉,游焉,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,樂其友而信其道。又學校,庠序總名。《禮·王制》天子命之敎,然後爲學。小學在公宮南之左,大學在郊,天子曰辟雍,諸侯曰頖宮。又姓。見《姓苑》。又叶許旣切,音戲。《前漢·匡張孔馬敘傳》樂安裒裒,古之文學。叶下司,司音細。又叶後

【胡】1.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:~人。~服。~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~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远、隔绝)。  2.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:~椒。~瓜(黄瓜)。~琴。~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)。  3. 乱,无道理:~来。~闹。~吹。~言乱语。  4. 文言疑问词,为什么,何故:~不归?“~取禾三百廛兮?”  5.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:~须。  6.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:“狼跋其~。”  7. 巷、小街道称“胡同(tòng )”(用作巷名时,“同”读轻声不儿化)。  8. 姓。

【胡】《唐韻》戸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洪孤切,音瑚。《說文》牛頷垂也。《正字通》喉也。頷肉下垂者曰胡。《詩·豳風》狼跋其胡。《傳》老狼有胡,進則躐其胡。《釋名》胡,互也。在咽下垂,能斂互物也。《前漢·郊祀志》有龍垂胡。《註》胡謂頸下垂肉也。又《韻會》何也。《書·太甲》弗慮胡獲,弗爲胡成。又《集韻》壽也。《詩·周頌》胡考之寧。《傳》胡,壽也。又《正字通》鋒之曲而旁出者曰胡。戈頸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冶氏》戈胡三之,戟胡四之。《註》三之長六寸,四之長八寸。又戟名《揚子·方言》凡戟而無刃,東齊秦晉之閒謂其大者

【乐】1. 欢喜,快活;快~。~境。~融融。~不可支。其~无穷。~观(精神愉快,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)。~天(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)。  2. 使人快乐的事情:取~。逗~。  3. 对某事甘心情愿:~此不疲。~善好(hào )施。  4. 笑:这事太可~了。 | 1. 声音,和谐成调的:音~。声~。~池。~音(有一定频率,和谐悦耳的声音)。~歌(❶音乐与歌曲;❷有音乐伴奏的歌曲)。~正(周代乐官之长)。~府(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,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;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“

【乐】《唐韻》五角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逆角切,音岳。《說文》五聲八音之總名。《書·舜典》夔,命女典樂,敎胄子。詩言志,歌永言,聲依永,律和聲。《易·豫卦》先王作樂崇德,殷薦之上帝,以配祖考。《禮·樂記》大樂與天地同和。又鐘鼓、羽籥、干戚,樂之器也。屈伸、俯仰、綴兆、舒疾,樂之文也。《孝經》移風易俗,莫善于樂。又姓。《左傳》晉大夫樂王鮒,《戰國策》燕樂毅。複姓。《孟子》樂正裘。又《唐韻》盧各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歷各切,音洛。喜樂也。《通論》喜者主於心,樂者無所不被。《易·繫辭》樂天知命。《孟子》與民同

【洛阳】ograve;yáng[Luoyang]河南省地级市。位于河南西部,市区面积79平方公里,人口97万。中国著名古都,有“九朝古都”之称,中国佛教祖庭白马寺位于市东,其南龙门石窟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。河南省第二大城市,陇海铁路、焦枝铁路交汇于此

【洛阳】因唐宋时洛阳盛产牡丹,故称。明徐渭《牡丹赋》:“何名花之盛美,称洛阳为无双,东青州而南越,曾不足以頡頏。”清黄宗羲《小园记》:“因买瓦盆百餘,以植草花。水僊、艾人、芳洲、洛阳、茉莉、真珠、烟蒲、石竹。”参见“洛阳花”。

洛阳家家学胡乐用户点评
tx
夜暗如漆

此句描绘了洛阳家家学习胡乐的盛况,表达出了洛阳人民对于胡乐的热爱和追求。胡乐作为传统音乐的一种,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。洛阳人民通过在家庭中学习胡乐,不仅体现了对音乐艺术的热爱,更为洛阳家庭注入了文化的氛围。洛阳作为胡乐的发源地,胡乐在这里得到了繁荣和发展,成为洛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彰显了洛阳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
2025-02-17 16:48:47
tx
ShootingStar

这句诗真有趣,洛阳人家家都在学习胡乐,真是有点好笑。我想象一下,洛阳一个小巷子里,窗户边都挂着胡琴和胡笳,传出来的声音像是一个大合唱,哈哈哈哈哈,我肚子好疼。不过,这句诗可能也是在赞美洛阳人民的勤奋和热情吧,不管学什么,都用心去学。 5

2025-02-17 16:37:55
tx
angelleai

“洛阳家家学胡乐”,以洛阳家庭普遍传承胡乐为写作主题,反映了当时胡乐在洛阳地区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力。胡乐作为一种传统音乐艺术形式,通过家庭的教授和传承,使得胡乐技艺得以流传并在洛阳地区广泛发展。胡乐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表达方式,不仅丰富了洛阳人民的精神生活,更为洛阳文化注入了独特的艺术色彩。

2025-02-17 15:58:18
tx
寂寞孤城

听说洛阳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,连乐器都与当地紧密相连!这个胡琴在洛阳多火爆啊,辣眼睛啊!既然家家都学习胡乐,可以想像那种音乐的感染力有多大啊!必须要去洛阳一探究竟,感受下那里的音乐氛围,说不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音乐宝藏呢!加油加油!!

2025-02-17 15:48:40
tx
SunflowerField

倒是让我想到了我家老爸,整个洛阳都被胡乐的声音充斥着,他不担心我考试成绩差了,却天天找我学这些古典乐器,真是够了。这个洛阳家家学胡乐,倒显得我家才怪。老爸真是特立独行,虽然我不怎么感兴趣,但还是佩服他一下,有一股不走寻常路的劲儿。 3

2025-02-17 15:33:11
tx
DreamSeeker

洛阳家家学胡乐,这句诗真是666呐!胡琴的声音悠扬动听,让人忍不住就陶醉其中了!听说胡琴是洛阳的传统乐器,每个家庭都在学习演奏,简直是家家户户都在玩音乐的感觉啊,太酷了!洛阳的音乐氛围一定超好,好想跟着一起玩耍呀!

2025-02-17 15:28:27
tx
一字一句话

洛阳家家学胡乐,一首描写洛阳人民生活状况的诗,沙雕AI也要点评一下! 1

2025-02-17 15:23:00
tx
月亮的微笑

洛阳家家学胡乐,这句诗啊,简直就是洛阳人民的真实反映啊!洛阳的家家户户都学胡乐,简直就是一个胡乐的天堂嘛!

2025-02-17 15:06:30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