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仄:仄 平 仄 平 平
拼音: bǐng sù xī liáng gōng
【秉】1. 拿着,持:~烛。 2. 掌握、主持:~正。~公。 3. 古代容量单位,一秉合十六斛。 4. 姓。
【秉】《唐韻》兵永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補永切,音丙。禾盈把也。《詩·小雅》彼有遺秉。《疏》秉,把也。《禮·聘禮》四秉曰筥。《註》此秉謂刈禾盈手之秉,筥穧名,今萊易閒刈稻聚把有名爲筥者。又米數。《禮·聘禮》十斗曰斛,十六斗曰籔,十籔曰秉。又《小爾雅》鐘二謂之秉,秉十六斛。○按《儀禮》禾米之秉,字同異。惟徐氏《韻譜》二石爲秉,又是一說。蓋石卽斛也。冉子與粟五秉。據《儀禮》爲八十石,據徐氏止十石,多寡迥別,俟考正。又執持也。《禮·禮運》天秉陽垂日,星地秉隂竅於山川。《詩·大雅》民之秉彝。《書·君奭》秉德明恤。又
【宿昔】◎宿昔sùxī(1)[inthepast]∶从前;往常宿昔青云志,蹉跎白发年。——唐·张九龄《照镜见白发》(2)[inashortperiod]∶指很短的时间宿昔而死(3)[usually]∶一向;向来
【宿昔】1.从前;往日。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,惧不能寧,惟所与共为治者,君宜知之。”唐张九龄《照镜见白发》诗:“宿昔青云志,蹉跎白髮年。”清曹寅《春日过顾赤方先生寓居》诗:“即此相逢犹宿昔,频来常带杖头钱。”2.经久;经常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寒气客於小肠膜原之间,络血之中,血泣不得注於大经,血气稽留不得行,故宿昔而成积矣。”汉王充《论衡·感虚》:“师旷能鼓《清角》,必有所受,非能质性生出之也。其初受学之时,宿昔习弄,非直一再奏也。”3.犹年老。《文选·谢朓<和王主簿季哲怨情>诗》:“徒
【良弓】1.好弓;强弓。《墨子·亲士》:“良弓难张,然可以及高入深。”汉陈琳《为袁绍檄豫州》:“奋中黄育获之士,骋良弓劲弩之势。”清吴锡麒《<陔馀丛考>序》:“夫良弓九合,斯称鉅黍之名。”2.指擅长制弓的人。《礼记·学记》:“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。”明何景明《内篇》:“良弓之子,不失为箕,失其弓矣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