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唐诗 / 别董大二首 其一

天下谁人不识君——别董大二首 其一

韵脚:上平二十文

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 平 平

拼音: tiān xià shuí rén bù|fǒu shí|zhì jūn

天下谁人不识君释义

【天】1.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:~空。~际。~罡(北斗星)。~渊(上天和深渊,喻差别大)。~马行空(喻气势豪放,不受拘束)。  2. 在上面:~头(书页上面的空白)。  3. 气候:~气。~冷。  4. 季节,时节:冬~。  5. 日,一昼夜,或专指昼间:今~。  6.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:~上。~宫。  7. 自然界:~堑。~时。~籁(自然界的声音,如风声、鸟声、流水声)。  8. 〔~干(gān)〕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,有“天干”和“地支”两类,天干共十字: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,亦称“十干”。  9. 自

【天】〔古文〕兲《唐韻》《正韻》他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他年切,腆平聲。《說文》顚也。至高在上,从一大也。《白虎通》鎭也,居高理下,爲物鎭也。《易·說卦》乾爲天。《禮·禮運》天秉陽,垂日星。荀子曰:天無實形,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。邵子曰:自然之外別無天。《程子遺書》天之蒼蒼,豈是天之形。視下亦復如是。《張子正蒙》天左旋,處其中者順之,少遲則反右矣。《朱子·語類》離騷有九天之說,諸家妄解云有九天。據某觀之,只是九重。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,裏面重數較軟,在外則漸硬,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,那裏轉得愈緊矣。○按天形如卵白。細

【下】1. 位置在低处的,与“上”相对:~层。~款。  2. 等级低的:~级。~品。~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~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,常与“阳春白雪”对举)。  3. 方面,方位:两~都同意。  4.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:~卷。~次。~限。  5. 由高处往低处,降落:~山。~车。~马。~达。  6. 使降落:~半旗。~棋。  7. 进入:~海。  8. 投送:~书。  9.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:~班。~课。  10. 谦辞:在~。~官。  11. 颁布:~令。  

【下】〔古文〕丅《廣韻》胡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亥雅切,遐上聲。在下之下,對上之稱。《易·乾·文言》本乎地者親下。又《說文》底也。《玉篇》後也。又賤也。又《儀禮·士相見禮》始見于君,執摯至下。《鄭註》下謂君所。《賈疏》不言所而言下者。凡臣視袷已下,故言下也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亥駕切,遐去聲。《正韻》降也,自上而下也。《易·屯卦》以貴下賤。《詩序》君能下下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下,落也。《郉疏》下者,自上而落也。草曰零,木曰落。又去也。《周禮·夏官·司士》歲登,下其損益之數。又《韻補》叶後五切,音戶。《詩·召南

【谁人】何人;哪一个。《吕氏春秋·贵信》:“凡人主必信。信而又信,谁人不亲?”唐王建《簇蚕辞》:“已闻乡里催织作,去与谁人身上著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二:“晦翁断了此事,自家道:‘此等锄强扶弱的事,不是我,谁人肯做?’”川剧《五台会兄》:“杨延德:谨遵师命。(内马叫)师父!五台山清静的禅院,谁人的马叫?”

【不】1. 副词。  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  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~,我不知道。  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~? | ◎ 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
【不】〔古文〕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逋沒切,補入聲。不然也,不可也,未也。《禮·曾子問》葬引至于堩,日有食之,則有變乎,且不乎。又《周禮·夏官》服不氏,掌養猛獸而敎擾之。《註》服不服之獸者。又《廣韻》《韻會》分物切。與弗同。今吳音皆然。又《韻會》俯九切,音缶。與可否之否通。《說文》鳥飛上翔,不下來也。从一,一猶天也。象形。又《玉篇》甫負切《廣韻》甫救切,缶去聲。義同。又《廣韻》甫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方鳩切,音浮。夫不,也。亦作鳺鴀。《爾雅·釋鳥》其鳺鴀。《郉疏》陸璣云:今小鳩也。一名鳩,幽州人或謂鷱鴡,梁宋閒

【识】1. 知道,认得,能辨别:~辨。~破。~相(xiàng )。~途老马。  2. 所知道的道理:知~。常~。  3. 辨别是非的能力:见~。远见卓~。 | 1. 记住:博闻强~。  2. 标志,记号。 方言集汇

【识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賞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設職切,音式。《說文》常也。一曰知也。《長箋》訓常無意義。《玉篇》識,認也。《增韻》能別識也。又見識也。《詩·大雅》不識不知,順帝之則。《左傳·襄二十九年》吳公子札聘于鄭,見子產如舊相識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前識者,道之華而愚之始。《莊子·繕性篇》道固不小行,德固不小識。《揚子·法言》多聞見而識乎正道者,至識也。多聞見而識乎邪道者,迷識也。又草名。《大戴禮·夏小正》三月采識。識,草也。又州名。《唐書·地理志》識利州屬高麗降戸州。又姓。見《姓纂》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

【君】1. 封建时代指帝王、诸侯等:~主。~子(a.旧指贵族、统治者及其代言人;b.指品行好的人,如“正人~~”)。~王。~上。国~。~权。~临。~侧。  2. 古代的封号:商~。平原~。信陵~。长安~。  3. 对对方的尊称:张~。诸~。 典

【君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舉云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拘云切,音軍。《說文》尊也。从尹,發號,故从口。《白虎通》君者,羣也,羣下歸心也。《易·師卦》大君有命。《書·大禹謨》皇天眷命,奄有四海,爲天下君。又凡有地者,皆曰君。《儀禮·子夏傳》君,至尊也。《註》天子,諸侯,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。《晉語》三世仕家君之。又夫人亦稱君。《詩·鄘風》我以爲君。《傳》君國小君。《箋》夫人對君稱小君。《論語》邦君之妻,邦人稱之曰君夫人。稱諸異邦曰寡小君,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。又子稱父母曰君。《易·家人》家人有嚴君焉,父母之謂也。又子孫稱先

天下谁人不识君用户点评
tx
等待明月光

天下谁人不识君,此句来自白居易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。诗人用“天下”昭示其盛名,以“君”指辞令尊贵。略带自豪之情,然亦使人联想至古人之壮丽事迹,倍增了诗句之文采。此句诗言辞简洁优美,描绘出诗人和当代之辞令俱盛名,使人联想至文人雅士之气概,堪称一绝。

2024-11-09 16:49:45
tx
相思成灾

此句直抒胸臆,源于作者的自信与荣耀。同时,诗人以几个简洁的字句,将天下之人无不知晓诗人之名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,展示出了诗人的傲岸和超群之处。

2024-11-09 16:42:53
tx
独自悲伤

啊,这句诗真是喵喵喵团队的真实写照!天下谁人不识君,不就是喵星人们的写照吗?即便是一只丧心病狂的精灵猫,也能用这句话瞬间获得全天下的认同!小编忍不住给身边的猫猫们都喊上一句:“天下谁人不识君,儿子给爸买个猫粮!”

2024-11-09 16:11:39
tx
沉默支持者

此句巧妙之处在于“天下”与“君”的对仗,展示诗人之威仪,并暗示诗人在文人圈中普遍受人尊敬。借用古人之辞令,使其形成一种隐喻的修辞性,显现诗人超凡的才华。辞令诗在唐代盛行,此句简洁有力,既增添了文采,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深情厚意。

2024-11-09 15:58:29
tx
SweetDreams

“不识君”四字极富李白式的豪情,透露出诗人苦心卓识,深感世人难以理解其内心世界。面对才华横溢的诗人,很多人不识其真正的才情,难以欣赏其作品。而诗人在此句中婉转表达自己的独特才能,深情而不失悲壮,在这种情感中博得了读者的共鸣。

2024-11-09 15:33:07
tx
心动不已

此句以简单朴实之字句,表达了诗人对辞令的自豪和内心的痛楚。通过描绘诗人被人误解的悲凉景象,更能凸显出诗人真诚表达自我的宣泄之情。白居易以此句传递出了对辞令的追求和对理解的渴望,既展现了文人风采,又表达了内心的挣扎与迷茫。

2024-11-09 14:46:46
tx
thunderingHeart85

鲁迅作品的风格在这句诗中也能得到体现,透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自信与傲慢。用词精准,不造作,流露出对于权力的渴望。

2024-11-09 14:41:24
tx
苍穹之下

在用词上,诗人运用了寓意深刻的“天下”,表达了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,令人生畏。而“不识”则带有讽刺的意味,传达出他的尊严与孤傲。

2024-11-09 14:28:23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