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古风 / 三都赋

栟榈枸桹——三都赋

平仄:

拼音: bīng lǘ jǔ|gǒu láng

栟榈枸桹释义

【栟榈】亦作“栟閭”。1.木名。即棕榈。汉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楈枒栟櫚,柍柘檍檀。”明徐渭《海樵山人新构》诗:“衡门夹栟櫚,卑池注微泻。”2.指棕毛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董袭传》:“权讨黄祖,祖横两蒙衝挟守沔口,以栟閭大紲繫石为矴……军不得前。”《新唐书·南蛮传下·诃陵》:“木为城,虽大屋亦覆以栟櫚。”宋陆游《新制小冠》诗:“悠然顾影成清啸,新制栟櫚二寸冠。”漢

【枸】◎ 〔~橼〕a.常绿小乔木或大灌木,有短刺。果实长圆形,黄色,有香气,果皮可入药或提制芳香油;b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均亦称“香橼”。 | 1. 〔~杞〕落叶小灌木,叶披针形,结小浆果,成熟时红色,称“枸杞子”,可入药;根皮称“地骨皮”,亦可入药;茎叶嫩时可食。  2. 〔~骨〕常绿小乔木或灌木,叶长椭圆形有三、四个硬刺,开小白花,有香气,果实球形供观赏,叶入药。

【枸】《唐韻》《韻會》俱羽切《集韻》果羽切《正韻》居許切,音矩。《說文》木名。《詩·小雅》南山有枸。《陸璣·草木疏》枸樹高大如白楊,子長數寸,噉之甘美如飴,蜀以爲醬。亦書作蒟。又《正韻》忌遇切。義同。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古后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舉后切,音苟。《爾雅·釋木》枸檵。《註》今枸也。《疏》一名苦,一名地骨,服之輕身益氣。又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居侯切,音鉤。《宋玉·風賦》枳枸來巢。《李善註》枸,曲也,似橘屈曲也。《本草》枸橘一名,人家多種爲藩籬。又《集韻》恭于切《韻會》舉朱切,音拘。《揚子方言》車枸簍。自

【桹】1. 高耸的树木。  2. 拴在船舷上敲打船舷作响以赶鱼入网的长木棍:“鸣~厉响。” 网

【桹】《廣韻》魯當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盧當切《正韻》魯堂切,音郞。《說文》高木也。或作榔。《廣韻》桄桹,木名。屑之如麪,可食。《後漢·夜郞傳》牂柯句町縣有桄桹木,可爲麪。《註》木皮有毛如栟櫚,木剛如鐵,皮中有似擣稻米片。又如麥麪,中作餠餌。《任昉·述異記》出西蜀石門山。又枸桹木,出廣州。《左思·吳都賦》栟櫚枸桹。《註》其用與栟櫚同。又鳴桹,以敺魚。《潘岳·西征賦》鳴桹厲響。又蟲名。《爾雅·釋蟲》桑桹卽蜻蛉。漢典考證:〔《後漢·夜郞傳》牂柯句叮縣。〕 謹照原文叮改町。 考證:〔《後漢·夜郞傳》牂柯句叮縣。〕 謹照原

栟榈枸桹用户点评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