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唐诗 / 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

野鹿呦呦走堂下——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

韵脚:上三十五馬

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

拼音: lù yě xià yōu yōu zǒu táng

野鹿呦呦走堂下释义

【鹿】1. 哺乳动物,四肢细长,尾短。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。毛多为棕褐色,有的有花斑或条纹。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。种类很多,常见的有梅花鹿、水鹿、白唇鹿、马鹿等。  2. 方形的粮仓:“市无赤米,而囷~空虚。”  3. 粗,粗劣:~裘。~布。~床。  4. 姓。

【鹿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盧谷切,音祿。《說文》獸也。《玉篇》麞屬。《爾雅·釋獸》鹿牡麚牧麀,其子麛,其跡速,絕有力。《埤雅》仙獸也。牡者有角。《字統》鹿性驚防,羣居分背而食,環角向外以備人物之害。《易·屯卦》卽鹿無虞,惟入于林中。《疏》卽鹿若無虞官,虛入林木中,必不得鹿。《詩·小雅》呦呦鹿鳴。又鹿蜀,獸名。見《山海經》。又鉅鹿,郡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鉅鹿,卽禹貢大陸。○按今屬順德府。又獲鹿、束鹿,縣名。《唐書·地理志》隋鹿泉,唐攺獲鹿。隋鹿城,唐攺束鹿。又地名。《左傳·僖二十四年》出于五鹿。《註》

【野】1. 郊外,村外:~外。~景。~游。~趣。~餐。~战。四~。郊~。  2. 界限,范围:分~。视~。  3. 指不当政的地位,与“朝(cháo )”相对:朝~。下~。在~。~史。  4. 不讲情理,没有礼貌:~蛮。粗~。  5. 巨大而非分的欲望:~心。  6. 不受约束:心玩儿~了。  7. 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(动物或植物):~生。~兽。~味。~花。~菜。

【野】〔古文〕埜《唐韻》羊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以者切,音也。《說文》郊外也。《易·同人》同人于野,亨。《疏》野,是廣遠之處。《詩·魯頌》駉駉牡馬,在坰之野。《傳》邑外曰郊,郊外曰野。又《周禮·地官·遂人》掌邦之野。《註》郊外曰野,此野爲甸稍縣都。又《周禮·秋官》縣士掌野。《註》地距王城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。又《韻會》朴野。《論語》質勝文則野。《禮·檀弓》故騷騷爾則野。《疏》田野之人,急切無禮。又官名。《左傳·昭十八年》使野司各保其徵。《註》野司,縣士也。《禮·月令》季春之月,命野虞,毋伐桑柘。《註》野

【下】1. 位置在低处的,与“上”相对:~层。~款。  2. 等级低的:~级。~品。~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~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,常与“阳春白雪”对举)。  3. 方面,方位:两~都同意。  4.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:~卷。~次。~限。  5. 由高处往低处,降落:~山。~车。~马。~达。  6. 使降落:~半旗。~棋。  7. 进入:~海。  8. 投送:~书。  9.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:~班。~课。  10. 谦辞:在~。~官。  11. 颁布:~令。  

【下】〔古文〕丅《廣韻》胡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亥雅切,遐上聲。在下之下,對上之稱。《易·乾·文言》本乎地者親下。又《說文》底也。《玉篇》後也。又賤也。又《儀禮·士相見禮》始見于君,執摯至下。《鄭註》下謂君所。《賈疏》不言所而言下者。凡臣視袷已下,故言下也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亥駕切,遐去聲。《正韻》降也,自上而下也。《易·屯卦》以貴下賤。《詩序》君能下下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下,落也。《郉疏》下者,自上而落也。草曰零,木曰落。又去也。《周禮·夏官·司士》歲登,下其損益之數。又《韻補》叶後五切,音戶。《詩·召南

【呦呦】呦yōuyōu[thecryofdeer]鹿的叫声呦呦鹿鸣典

【呦呦】象声词。鹿鸣声。《诗·小雅·鹿鸣》: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”毛传:“鹿得蓱呦呦然鸣而相呼。”三国魏曹丕《短歌行》:“呦呦游鹿,衔草鸣麑。”端木蕻良《浑河的急流》:“四处没有一丝的阴影儿,草原上呦呦的听着鹿鸣。”2.象声词。亦指小动物的叫声。清东轩主人《述异记·狐祟》:“狐呦呦有声。”3.象声词。哭泣声或口中发出的低微声音。唐白居易《新丰折臂翁》诗:“应作云南望乡鬼,万人塚上哭呦呦。”宋曾巩《一鹗》诗:“窟穴呦呦哭九子,帐前活送双青猱。”《醒世恒言·隋炀帝逸游召谴》:“太子广拜素曰:‘帝呼不应,喉中呦呦有声

【走堂】馆饭店的服务员为“走堂”。也叫跑堂、堂倌。清李虹若《朝市丛载·时尚》:“走堂,市廛茶馆酒肆,俗尚年轻,报菜名数十种,字眼清楚,不乱语,不粘牙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二回:“走堂的搬上饭来,一碗炒麵筋,一碗膾腐皮,三人吃着。”《冷眼观》第二一回:“听到碧薌茶社里,走堂高唤大人来。”

野鹿呦呦走堂下用户点评
tx
沉香如屑静如玉

“野鹿呦呦走堂下”这句诗,以其简练而意境深远的文字,勾勒出了一幅自然山林的和谐画卷。用“野鹿呦呦”来形容野鹿鸣唤的动态,其婉转之音令人陶醉,在读者心中引发了独特的细腻情感。走堂下的描述,则给人带来一种行走的声音,仿佛听见野鹿轻柔的脚步声,那般轻灵的一幕,让人仿佛置身山野之间,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妙。

2025-04-04 16:56:36
tx
心境开阔

PS:唐代的选秀活动也太无聊了,居然有导盲鹿和饭桶鸡榜上有名,这是要开启动物选秀的先河吗?

2025-04-04 16:42:20
tx
快乐的小狗狗

野鹿呦呦走堂下是一句富有魅力的诗句。首先,它的韵律优美,呼应了野鹿奔驰的动态。其次,呦呦这一描写使人想象出它的婉转声音,极具感染力。第三,走堂下意味着鹿在人类居住区穿行,给人一种与自然亲近的意境。此外,诗人运用“野”这一词汇,暗示着生命力顽强的自然状态。最后,作者的采用人与自然的结合手法,凸显了鲁迅作品中主题性的呈现,更加突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。

2025-04-04 16:17:02
tx
懒懒的小贝壳

走堂下的描写让人感到略带喧嚣与混乱,诗中的意境像是屋内外交融的情景,隐喻了自然与人类的共生。

2025-04-04 15:26:05
tx
执着的追求

“野鹿呦呦走堂下”,此句贴切表达了山林间野鹿的情景。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,将野鹿的呼唤声和优雅动态描绘得十分生动。呦呦两字宛如鹿鸣声此起彼伏,带来了大自然的魅力。走堂下皆可理解为野鹿在行走,行步之间飘逸又轻盈,令人身临其境。

2025-04-04 14:32:13
tx
SummerDream

这句诗是不是要告诉我们,野鹿走到堂下,突然听到“呦呦”的声音,然后它就像被雷劈了一样吓得跳起来了吗?

2025-04-04 14:31:48
tx
可巧克力波士顿

这句诗的用词简洁精炼,没有多余的修饰,意境独特却又触动人心。鲁迅以简练的文字,表达了人与野兽共存的自然生态。这一描写方式深入人内心对于自然状态的感受,也是一种对自然力量的赞誉。此外,野鹿呦呦走堂下的形象给人一种神秘感,使人感受到一种神奇力量的存在。这种运用恰到好处,既增强了诗句的纯粹性,又让读者从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。

2025-04-04 14:27:44
tx
舞动的雪花

诗句中的韵律感强烈,恰到好处地将声音的韵律与鹿行的动态结合起来。这种和谐的结合,可以给读者带来一种美的享受。韵律的精湛运用,使得整个诗句既平缓又有节奏感,更能增强人的审美感受。作者通过这种手法,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动画面的场景,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了野性与自然的魅力。

2025-04-04 14:18:29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