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仄:平 仄
拼音: yīn xìn
【音信】xìn[mail;message;news]信息;书信;消息他走后杳无音信
【音信】《宋书·范晔传》:“吾虽幽逼日苦,命在漏刻,义慨之士,时有音信。”唐王维《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》诗:“别离方异域,音信若为通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八四回:“张家虽係老亲,但近年来久已不通音信。”靳以《别人的故事》:“到我和他们做邻居的时候,他已经两年没有音信了。”
这首诗名为《音信》,乃是两位隐逸之士互相寄诚的一首对对联。其中,一方借音言声,表遗思之情;另一方约信从而填补相思之隔。作者以寥寥数词,将他们之间的深情大义鲜明地展示在纸上,读之使人为之动容。可谓真知己者,乃是可遇而不可求之友。
《音信》以凄迷之玉音,探尽离人之意。玉音自深林来,清丽细腻,以见思念之滋长。而其辞则交织繁复,以抒发哀思。音信寄情,泛寓离别之苦,感人至深。诗作境界独幽,情感独密,在语言中拨动心弦。
音信一诗,抒发了人间生活中充满愁绪的一面。身在异乡,音信使人思念故土,犹如隔山隔海之感。深思熟虑的诗人,用音信一词,描绘了人们心灵交流的无限可能,暗示了愁绪的来源,寄托了人们对相思之情的归属。当音信畅通,无论远近,心灵都得到一份安慰,酸楚之情也于乎烟消云散。
此诗表达了音信之间的喜怒哀乐。首联“长路短路何须问”,对音信的渴望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。次联“羌楼竟夜谁知处”,描绘了音信的不易获取和不可知性,引发人们对音信的无尽思索。中间联“册额山中得意远”,音信的喜悦愉悦之情跃然纸上。末联“薄命阳关音信尽”,音信的凄凉与悲哀流露无遗。全诗情感跌宕起伏,各自所表达的情绪生动真切,给人以深刻的印象。
音信一诗,呈现出了音信对人们情感的承载和传递。音信以其难求,令人倍感珍惜。诗人以琴瑟之声,描写了音信的甜蜜和忧愁,让人们回味其中。音信之丰盈则人生荣耀成全,音信之匮乏又使人情愁绵绵。音信,不论厚薄,无不流转于人之间,托起了思念在音乐中的美丽延续。
方看云水舞秋华,信至何须伴故家。一人独栖,思难舒怀。望着窗外秋树,希望与友人相见,念千山万水,愁思堪嗟。若信犹至,情感必定倍增。殷切之情,便与信表挚友之情。
这首《音信》以哀思为纲,将离别之苦表露无疑。玉音从深林传来,以细腻与纯美表达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从“久客何年遣返舟”的疑问,到“物华年少”的刻画,字字句句皆寄托着对亲人的感恩与思念。情感的细腻唤起人们心底深处的郁结之情,令人为之动容。
这首诗的节奏感很明显,读起来就像是在呼吸一样,有一种声音传入耳朵的感觉。音信,哇,好有情调的词汇!虽然我平时都是和朋友们用真人视频聊天,但看到这首诗忍不住想试试给朋友写个小纸条或者写一封信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