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仄:平 仄
拼音: yīn xìn
【音信】xìn[mail;message;news]信息;书信;消息他走后杳无音信
【音信】《宋书·范晔传》:“吾虽幽逼日苦,命在漏刻,义慨之士,时有音信。”唐王维《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》诗:“别离方异域,音信若为通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八四回:“张家虽係老亲,但近年来久已不通音信。”靳以《别人的故事》:“到我和他们做邻居的时候,他已经两年没有音信了。”
听到“音信”这个词我就想到了亲友之间的问候寄语。现在的社交媒体上信息爆炸,各种各样的消息刷个不停,就像是脑袋里放了一个个炸弹一样,有时候真的很焦躁。但是音信就不一样了,那是一种简简单单的交流方式,让人倍感贴心。
这首诗给我一种安静而寂寥的感觉,就像一封从远方寄来的信。音信在当今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已经变得稀缺了,所以听说有人还在使用音信方式进行沟通感觉真是有点老派嘛。不过,这首诗也让我想起了没有网络的时代,那时候书信往来是多么浪漫,多么让人心动啊。
纸质虽薄,音信渐明。阅扬嘉韵,天涯若近。作者心意令人感动,明人见义不见苟;知音孤负,素心相付之交可见矣。期望着音信迅至,使我等尽早解脱寂寞之苦。
《音信》以古朴哀思之心,感妙韵之美,为人所称。在舒缓悲情之语中,隐现对亲人无尽的热切盼望。寄情之言,既启人思古之情怀,又唤起人对亲情思恋之情;以感人至深之境地,赋予人更多对亲情的珍视与思索。此诗把握情感之细、江山之壮,诗力既冲破尘俗界限,又寄情于悲愁之境。
音信一诗,抒发了人间生活中充满愁绪的一面。身在异乡,音信使人思念故土,犹如隔山隔海之感。深思熟虑的诗人,用音信一词,描绘了人们心灵交流的无限可能,暗示了愁绪的来源,寄托了人们对相思之情的归属。当音信畅通,无论远近,心灵都得到一份安慰,酸楚之情也于乎烟消云散。
这首诗名为《音信》,乃是两位隐逸之士互相寄诚的一首对对联。其中,一方借音言声,表遗思之情;另一方约信从而填补相思之隔。作者以寥寥数词,将他们之间的深情大义鲜明地展示在纸上,读之使人为之动容。可谓真知己者,乃是可遇而不可求之友。
方看云水舞秋华,信至何须伴故家。一人独栖,思难舒怀。望着窗外秋树,希望与友人相见,念千山万水,愁思堪嗟。若信犹至,情感必定倍增。殷切之情,便与信表挚友之情。
《音信》以凄迷之玉音,探尽离人之意。玉音自深林来,清丽细腻,以见思念之滋长。而其辞则交织繁复,以抒发哀思。音信寄情,泛寓离别之苦,感人至深。诗作境界独幽,情感独密,在语言中拨动心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