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古风 / 三都赋

于何不育——三都赋

平仄:平 平 平 平

拼音: yú hé|hē|hè bù yù

于何不育释义

【于】1. 介词(a.在,如“生~北京”;b.到,如“荣誉归~老师”;c.对,如“勤~学习”;d.向,如“出~自愿”;e.给,如“问道~盲”;f.自,从,如“取之~民”;g.表比较,如“重~泰山”;h.表被动,如“限~水平”)。  2. 后缀(a.在形容词后,如“疏~防范”;b.在动词后,如“属~未来)。  3. 姓。

【于】《唐韻》羽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雲俱切,音迂。《爾雅·釋詁》于,曰也。又往也。《書·大誥》民獻有十夫,予翼以于。《詩·小雅》王于出征。又《儀禮·士冠禮》宜之于假。《註》于,猶爲也。宜之見爲大矣。又《聘禮》賄在聘于賄。《註》于讀曰爲。言當視賓之禮,而爲之財也。又《司馬相如·長門賦敘》因于解悲愁之辭。又未定之辭。《公羊傳·僖二十八年》歸于者何。歸于者,罪未定也。又行貌。《韓愈·上宰相書》于于焉而來矣。又于于,自足貌。《莊子·應帝王》其臥徐徐,其覺于于。又鐘兩口之閒曰于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鳧氏爲鐘,兩欒

【何】1. 疑问代词(a.什么,如“~人?”b.为什么,如“~必如此?”c.哪样,怎样,如“~不?”“~如?”d.哪里,如“~往?”e.发表反问,如“~乐而不为?”)。  2. 副词,多么:~其壮哉!  3. 姓。 | ◎ 古同“呵”,谴责。 | ◎ 古同“荷”,担。

【何】《唐韻》胡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寒歌切,賀平聲。曷也,奚也,孰也,詰詞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禹曰何。《詩·小雅》夜如何其。又誰何。猶言莫敢如何也。《賈誼·過秦論》利兵而誰何。又未多時曰無何,亦曰無幾何。《史記·曹參傳》居無何,使者果召參。又《前漢·袁盎傳》南方濕,君能日飮,無何,可免禍也。《註》無何,言更無餘事也。又《南史·西域傳》西域呼帽爲突何。又《古今樂錄》羊無夷伊那何,皆曲調之遺聲。又國名。《隋書》西域有何國。又姓。又娙何,漢女官名,秩比二千石。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下可切,賀上聲。同荷。儋也,負也。

【不育】◎不育bùyù(1) [besterile]∶不能产生后代;不生育;不养育妇孕不育(2) [dieyoung]∶犹言夭折生子以道、女玉婴,皆不育,乌乎,可哀也。——恽敬《亡妻陈孺人权厝志》

【不育】1.不生育;不养育。《易·渐》:“妇孕不育,失其道也。”汉司马相如《封禅文》:“滋液渗漉,何生不育?”南朝梁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故知霜露所均,不育异类。”2.犹言夭折。宋苏辙《龙川别志》卷上:“﹝仁宗﹞及亲政,内出志文,以示宰相曰:‘先后诞育朕躬,殊(晏殊)为侍从,安得不知?乃言生一公主,又不育,此何意也?’”清恽敬《亡妻陈孺人权厝志》:“生子以道、女玉婴,皆不育,乌乎,可哀也。”

于何不育用户点评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