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仄:仄 平 平 平 仄
拼音: tóng|tòng néng|nài zuì qí|jī 4|4|4|4
【同】1. 一样,没有差异;相~。~一(a.一致,统一;b.共同的一个或一种)。~侪(同辈)。~庚(同岁)。~年。~胞。~人(a.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;b.同行业的人)。~仁(同人)。~仇敌忾。~工异曲。~室操戈。情~手足。 2. 共,在一起(从事):共~。~学。~步。殊途~归。~舟共济。 3. 和,跟:~流合污。 4. 姓。 | ◎ 〔胡~〕见“胡”。
【同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徒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徒東切,音桐。《說文》合會也。《玉篇》共也。《廣韻》①也。《易·同人》天與火同人,君子以類族辨物。《書·益稷》敷同日奏罔功。又《廣韻》齊也。《書·舜典》同律度量衡。《詩·小雅》我馬旣同。又聚也。《詩·小雅》獸之所同。《傳》同猶聚也。又和也。《禮·禮運》是謂大同。《註》猶和也,平也。又《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》六律六同。《註》六律合陽聲者,六同合隂聲者。又《典同》掌六律,六同之和。《註》律以竹,同以銅。言助陽宣氣,與之同也。又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時見曰會,殷見曰同。《詩·
【能】1. 才干,本事:~力。~耐。才~。 2. 有才干的:~人。~手。贤~。~工巧匠。~者为师。 3. 胜任,善于:~够。~柔~刚。力所~及。欲罢不~。~动。 4. 会(表示可能性):小弟弟~走路了。 5. 应该:你不~这样说他。 6. 物理学名词,“能量”的简称:电~。热~。 7. 和睦:“(萧)何素不与曹参相~”。 8. 传说中的一种兽,似熊。 9. 古代称一种三足鳖。 | ◎ 古同“耐”,受得住。
【能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奴登切,音儜。《說文》熊屬,足似鹿。能獸堅中,故稱。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。《徐曰》堅中,骨節實也。又《廣韻》善也。《增韻》勝任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汝惟不矜,天下莫與汝爭能。又《正字通》順習也。《詩·大雅》柔遠能邇。又《廣韻》奴來切《正韻》囊來切,音。三足龞。《爾雅·釋魚》龞三足,能。《註》山海經,從山多三足龞,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。又與台通。三能,星名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魁下六星,兩兩相比,名曰三能。《註》作三台。又《正字通》乃帶切,音柰。姓也。唐能延壽,能元皓,宋能迪。又與耐通。《前
【醉】1. 饮酒过量,神志不清:~汉。~鬼。~意。~拳(一种拳术,步法上突出东倒西歪的醉态)。~生梦死。~翁之意不在酒。 2. 沉迷,过分爱好:~心。沉~。陶~(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)。 3. 用酒泡制的:~枣。~虾。~蟹。
【醉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將遂切,音檇。《正韻》爲酒所酣曰醉。《書·酒誥》德將無醉。《詩·大雅》旣醉以酒。又心醉。《莊子·應帝王》列子見之而心醉。《文中子·事君篇》心醉六經。又骨醉。《唐書·武后紀》高宗王后蕭良姊爲武昭儀所誣,囚之,武氏置二人釀甕中,曰令二姬骨醉。又心和神全曰醉。《淮南子·覽冥訓》通于大和者,惛若純醉而甘臥以遊其中,不知其所由也。又《字彙補》醉李,地名。與檇李同。《公羊傳·定十四年》於越敗吳于醉李。又《字彙補》精崔切,音嶉。《李世澤·韻圖》醉字有平去二音。 《說文》醉,卒也。卒其度量
【其】1. 第三人物代词,相当于“他(她)”、“他们(她们)”、“它(它们)”;“他(她)的”、“他们(她们)的”、“它(们)的”:各得~所。莫名~妙。三缄~口。独行~是。自食~果。 2. 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那”、“那个”、“那些”:~他。~余。~次。文如~人。名副~实。言过~实。 3. 那里面的:~中。只知~一,不知~二。 4. 连词,相当于“如果”、“假使”:“~如是,熟能御之?” 5. 助词,表示揣测、反诘、命令、劝勉:“~如土石何?” 6. 词尾,在副词后:极~快乐。大概~。 | ◎ 〔郦食(
【其】〔古文〕丌亓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渠之切《正韻》渠宜切,音碁。《韻會》指物之辭。《易·繫辭》其旨遠,其辭文。《詩·大雅》其在于今。又助語辭。《書·西伯戡黎》今王其如台。《詩·周南》灼灼其華。《玉篇》辭也。又姓。《韻會》漢陽阿侯其石。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之切,音姬。《韻會》語辭。《書·微子》若之何其。《詩·小雅》夜如何其。又人名。《史記·酈生傳》酈生食其者,留高陽人也。《註》正義曰:酈食其,三字三音,讀曆異幾。《前漢·楚元王傳》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。《註》師古曰:食音異,其音基。又山名。《前漢·
【乐】1. 欢喜,快活;快~。~境。~融融。~不可支。其~无穷。~观(精神愉快,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)。~天(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)。 2. 使人快乐的事情:取~。逗~。 3. 对某事甘心情愿:~此不疲。~善好(hào )施。 4. 笑:这事太可~了。 | 1. 声音,和谐成调的:音~。声~。~池。~音(有一定频率,和谐悦耳的声音)。~歌(❶音乐与歌曲;❷有音乐伴奏的歌曲)。~正(周代乐官之长)。~府(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,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;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“
【乐】《唐韻》五角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逆角切,音岳。《說文》五聲八音之總名。《書·舜典》夔,命女典樂,敎胄子。詩言志,歌永言,聲依永,律和聲。《易·豫卦》先王作樂崇德,殷薦之上帝,以配祖考。《禮·樂記》大樂與天地同和。又鐘鼓、羽籥、干戚,樂之器也。屈伸、俯仰、綴兆、舒疾,樂之文也。《孝經》移風易俗,莫善于樂。又姓。《左傳》晉大夫樂王鮒,《戰國策》燕樂毅。複姓。《孟子》樂正裘。又《唐韻》盧各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歷各切,音洛。喜樂也。《通論》喜者主於心,樂者無所不被。《易·繫辭》樂天知命。《孟子》與民同
酒在于“醉”,而非“多”,真正懂得酒能同其乐之人,才是真正的酒家。年逾风华的士子,常能以少饮为宜,一醉解千愁。饮过醉之后,世事变得无关痛痒,一言一笑皆可娱心。若是滥饮之辈,反而酿成人生的苦楚。应知酒能醒滥淫之心,而非酗想淫乐之器。切勿过度嗜酒,以免陷入无尽的悔恨之中。
醉能同其乐,此诗妙在揭示了酒能带来的乐趣。醉时,人心舒畅,烦忧尽释,心念如剑一般破砺,欢乐荡漾。然而,心性不同,醉意呈现出各异的色彩。对于勇者而言,此时乐不可支,战胜重困;对于寻常人而言,此时嘻笑咆哮,方寸开颜。也有一些人,虽然乐意与他人同乐,却因为酒醉而失去了理智,酿成了无谓的恶果。这种乐,不可贪多,如果控制不住,将走上歧途。
用词恰如其分,字里行间流露出意乱情迷之感。诗人以“饮”、“痴”、“醉”等用词,将欢愉与疯狂融于其中,形成了对生活的豪迈、放纵与自由的诠释。
醉并非是每个人都能同乐的境地,酒性柔顺如燕,易入人心,行旅相逢,沐酒为欢,这样的体验是过客经历幸福的试金石。能共饮一杯的人,才能在一段时间内,抛却人众琐碎之忧,沉浸于无拘无束的欢乐之中。惜乎,酒壮人欢,亦能醉人魇,不少豪杰毁于酒器。咏酒必需辨时宜,把握适度为重。该思饮者,应提防沉沦在酒的诱惑之下,控制自我,勉励品行。
醉时能同其乐,往往象征着人生中的片刻欢愉。酒能陶冶情操,也能串起人的真情实感。只因为一杯美酒,友谊便能更加坚固,亲密之情更可深沉。人生短暂而有限,若能领略酒能同乐之趣,如乘龙驭鲸,抵御人生百般艰难。该忧者,若能心怀酒中的舒畅,定能与世无争,安享酒中的情趣。
意境魅力非凡,仿佛酒醉之人在自由自在地舞蹈,忘却一切喧嚣与束缚。表达了对于人生无拘无束的渴望,赋予读者追求自由、放松与愉悦的启迪。
啜饮痴心自乐,醉能同其乐。此诗以韵律流转处处,如醉般的欢愉与陶醉融为一体。韵律自如地揭示了人们对于醉态的追求与享受。
善生活者,善思争乐之途。人生若无一把酒,岂不是一场饭来张口、衣去展袖的平淡之旅?因酒而合众,才有更加丰富多样的人生体验。然而,酒并不能消散我们的烦忧,只是让我们在烦忧中快乐。真正的乐趣在于解决烦忧,而非逃离烦忧。故此,酒能同其乐,却并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良方。必须足够洞察世情,谨慎相处,勉励精神,方能更好地享受酒所带来的乐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