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宋词 / 洞仙歌(寿须溪。是年,其子受鹭洲山长)

傍花随柳——洞仙歌(寿须溪。是年,其子受鹭洲山长)

平仄:仄 平 平 仄

拼音: bàng huā 2 liǔ

傍花随柳释义

【傍】1. 靠:依山~水。  2. 临近:~晚。~黑。~亮。

【傍】《唐韻》步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蒲光切。通旁。《說文》近也。《廣韻》側也。又姓。唐北地羌豪傍企本。又《集韻》補朗切,音縍。左右也。《賈子保傅篇》成王之生,仁者養之,孝者强之,四聖傍之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蒲浪切,音。《正韻》倚也。《集韻》亦近也。或作並。又《正韻》補耕切,音綳。《詩·小雅》四牡彭彭,王事傍傍。《朱傳》傍傍然不得已也。

【花】1. 植物的繁殖器官,典型的由“花托”、“花萼”、“花冠”、“雌蕊群”和“雄蕊群”组成,有各种形状和颜色,一般长得很美丽,有的有香味,凋谢后结成果实。  2. 供观赏的植物:~木。~草。~匠。~事(游春看花等事)。  3. 形状像花的东西:雪~。浪~。钢~。火~。棉~(棉的絮亦称花)。礼~(烟火)。挂~(指战斗中受伤)。  4. 用花装饰的:~圈(quān )。~篮。~灯。~车。  5.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,不只一种颜色的:~样。~边。~~绿绿。印~。  6. 指“痘”:天~(一种急性传染病)。  7. 混

【花】〔古文〕蘤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呼瓜切,音譁。《正字通》草木之葩也。《歐陽修·花品序》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,稱牡丹則直曰花。又地名。《廣州志》南海縣有花田。又姓。唐有花驚定。《杜甫詩》成都猛將有花卿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宋有尚書郞花尹。又《韻補》音訶。《棗據詩》延首觀神州,廻晴盻曲阿。芳林挺修榦,一歲再三花。 《說文》本作華。榮也。从艸,鄭氏曰:,象華葉垂敷之形,亏象蔕萼也。《唐韻古音》按花字,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,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,或是後人攺易。唯《後漢書·李諧·述身賦》曰:樹先春而動色,草迎歲而發花。

【随】1. 跟着:~从。~员。~葬。~即(立刻)。~行(xíng )。~身。~喜。~波逐流。~行(hāng )就市。  2. 顺从,任凭:~意。~口。~宜。~和。~俗。~笔。~遇而安。  3. 顺便,就着:~带。~手关门。  4. 像:他长得~他父亲。  5. 姓。

【随】〔古文〕遀追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旬爲切,音隋。《廣韻》從也,順也。《書·禹貢》隨山刊木。《易·象》隨風巽,君子以申命行事。《詩·大雅》無縱詭隨。《傳》詭,人之善。隨,人之惡者。又易卦名。又《易·咸卦》咸其股,執其隨往吝。《註》隨,謂趾也。《疏》腓動,則足隨之,故謂足爲隨。又《艮卦》艮其腓,不拯其隨。又《儀禮·鄕射禮》其閒容弓,距隨長武。《註》距隨者,物橫畫也。始前足至東頭爲距,後足來合而南面爲隨。又地名。《左傳·隱五年》翼侯奔隨。《註》隨,晉地。又國名。漢爲縣。《左傳·桓六年》楚武王侵隨。《註》隨國,

【柳】1. 落叶乔木或灌木,枝柔韧,叶狭长,春天开黄绿色花,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,成熟后随风飞散,种类很多,有“垂柳”、“河柳”、“杞柳”等:~条。~絮。~暗花明。  2. 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  3. 姓。

【柳】〔古文〕丣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力九切,留上聲。《說文》小楊也。本作桺。从木丣聲。《埤雅》柔脆易生,與楊同類。縱橫顚倒植之皆生。又柳谷,日入處。《書·堯典》宅西曰昧谷。徐廣云:柳谷。《宋祁筆記》古文卯本柳字,後借爲辰卯之卯。北本別字,後借爲西北之北。虞翻笑鄭元不識古文,以卯爲昧,訓北曰:北,猶別也。又星名。《爾雅·釋天》咮謂之柳。又車也。服虔曰:東郡謂廣轍車爲柳。李奇曰:大牛車爲柳。鄧展曰:喪車爲柳。又《爾雅·釋樂》宮謂之重,商謂之敏,角謂之經,徵謂之迭,羽謂之柳。又侯國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屬渤

傍花随柳用户点评
tx
海蓝妹子

这一句诗中的“傍花随柳”,通过傍与随的运用,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共生。傍花并不是摘取花朵,而是近距离地靠近,以极其轻柔的方式与花儿相伴。随柳则是在柳树的旁边徘徊,不打扰柳树宁静的生长。诗人的修养使得他不愿打破自然原生态的美好与和谐,而是与自然共生共荣,与之意境相得益彰。

2025-02-17 16:51:23
tx
FireflyGlow

“傍花随柳”这四个字豪迈之中暗藏柔情,含蓄之中流露真情。诗人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也自然流露,卓然与自然界相互借景。傍于花,随于柳,仿佛是与大自然共鸣、相通的一个方法,这种方式显得自然清新、无拘束,而代表了一个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。

2025-02-17 16:50:44
tx
X知木遗U

“傍花随柳”给人以哲理启发。傍花随柳之意,暗合先圣格物致知之原则,启示人们应学会倾听自然的声音和节奏,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。这一诗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,同时激发了读者对生命和自然间奥秘的思考。

2025-02-17 16:05:08
tx
EternalDreamer

诗有言:“春风不度玉门关,清水犹如美人面。”如今“傍花随柳”二词亦近于如是。观乎花之娇艳,势欲欺人阎王;观乎柳之婆娑,仿佛在舞何人。维嗟,此朝花暮柳之堪落,实使人不禁切齿而舍泪,与之相呼应之情,足以感物之真意矣。

2025-02-17 15:54:25
tx
一字一句话

傍花随柳这句诗,大概是说“愿意追随的人才能看到美丽的事物”。不过,我看上去永远是“愿意追随的人”,可是为什么我就看不到美丽的事物呢?要不然我就是个特别喜欢长柳树和花的人,不然我是不是就是“傍花随梅”才对!

2025-02-17 15:40:37
tx
孤单的港湾

"傍花随柳"这句诗啊,简直就是花痴与花花公子的真实写照呀!你看这傍花,就像是我们班花,一直在四处搭讪,随便撩一撩就能得手。而这柳树嘛,就像是一个花花公子,一树之下,顶着绿叶的风情,随随便便就勾引了一大堆小蜜蜂。哎哟,这两个人真是天生一对啊!

2025-02-17 15:08:33
tx
今生不悔此相逢

莫非这是在借花献佛?偷偷发个派错华而不是柳那个?想不出别的完整诗句了是吗?傍花随柳这不是找不到找别位骚年了吗?

2025-02-17 14:11:40
tx
ShootingMoon

“傍花随柳”诗句中的“傍”和“随”,凝聚了人与自然的契合之美。人以傍花、随柳的姿态,与自然相互借鉴、互动,形成一种神奇而美妙的情感体验。这一诗句巧妙地抓住了人对自然和谐的渴望,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思想情感融合在一起,形成一种既现实又超越的艺术形式。

2025-02-17 14:04:20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