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宋词 / 洞仙歌

碧藕蟠桃奉甘旨——洞仙歌

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

拼音: bì ǒu pán táo fèng gān zhǐ

碧藕蟠桃奉甘旨释义

【碧】1. 青绿色的玉石:~玉。  2. 青绿色:~绿。金~辉煌。~空。 典

【碧】《廣韻》彼役切《集韻》兵役切《韻會》兵亦切,音筆。《說文》石之靑美者。《山海經》高山多靑碧。《郭註》亦玉類也。今會稽縣東山出碧。《班固·西都賦》珊瑚碧樹。《註》崐崘山有碧樹。《張衡·南都賦》綠碧紫英。《註》碧有縹碧,有綠碧。又《增韻》碧,深靑色。唐官制,八品九品服碧代靑也。又《韻會》竹書紀年:惠成王七年,雨碧於郢。又《度人經·碧落註》東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滿,是云碧落。又姓。明洪武中訓導碧潭。

【藕】◎ 莲的地下茎,肥大有节,中间有管状小孔,折断后有丝,可食:~粉。~断丝连。~色。~荷(淡紫色)。~节。

【藕】《唐韻》五口切,音偶。《爾雅·釋草》荷,芙蕖。其根藕。《韻會》凡芙蕖行根如竹行鞭,節生一葉一華,華葉常偶,故謂之藕。《續博物志》藕生應月,閏月益一節。又地名。《水經注》白渠又徑藕原。又《唐韻古音》音麌。《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與波搖蕩,奄薄水渚。唼喋菁藻,咀嚼菱藕。 《說文》作蕅。《類篇》作。

【蟠桃】1.神话中的仙桃。据《论衡·订鬼》引《山海经》:“沧海之中,有度朔之山,上有大桃木,其蟠屈三千里。”又据《太平广记》卷三引《汉武内传》载:七月七日,西王母降,以仙桃四颗与帝。帝食辄收其核,王母问帝,帝曰:“欲种之。”王母曰:“此桃三千年一生实,中夏地薄,种之不生。”帝乃止。宋张孝祥《水调歌头·为时传之寿》词:“蟠桃未熟,千岁容与且人间。”清黄遵宪《车驾驻开封府》诗:“诸侯香草方毡幕,西母蟠桃又綺筵。”2.桃的一种。果形扁圆,味甘美,汁不多。宋毛滂《清平乐》词:“欲助我公寿骨,蟠桃等见开花。”3.传说中的山

【奉】1. 恭敬地用手捧着:~觞(举杯祝酒)。~献。~祀。~承(恭维,讨好。“承”读轻声)。  2. 尊重,遵守:~公守法。~为圭臬(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)。~行故事(按老规定办事)。  3. 敬辞,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:~告。~还(huán )。~陪。~劝。~迎(a.敬辞,迎接;b.奉承)。~赠。  4. 信仰:信~。素~佛教。  5. 供养,伺候:~养。供~。侍~。  6. 姓。  7. 古同“俸”,薪金。

【奉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扶壟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父勇切,音唪。《說文》承也。《禮·曲禮》長者與之提攜,則兩手奉長者之手。又與也,獻也。《史記·藺相如傳》奉璧西入秦。又《集韻》房用切,音俸。養也,秩祿也。《史記·蕭何世家》高祖以吏咸陽,吏皆送奉錢三,何獨以五。《前漢·宣帝紀》帝詔小吏,勤事而奉薄,其益百石以上奉十五。別作俸。又姓。漢馬軍使奉揮,明奉科。

【甘】1. 甜,味道好:~甜。~苦。~冽。~落。~之如饴。同~共苦。~旨(美味的食物)。  2. 美好:~雨(适时而有益于农事的雨)。~霖。  3. 自愿,乐意:~愿。~拜下风。  4. 姓。

【甘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古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沽三切,感平聲。《說文》美也。《徐曰》物之甘美者也。《韻會》五味之一。《正韻》甜也。《書·洪範》稼穡作甘。《傳》甘味生于百穀。《詩·衞風》誰謂荼苦,其甘如薺。《禮·月令》中央土,其味甘。又言之悅耳。亦曰甘。《左傳·昭十一年》幣重而言甘。又《詩·衞風》願言思伯,甘心首疾。《傳》甘,厭也。《疏》謂思之不已,乃厭足於心,用是生首疾也。凡人飮食口,甘遂至于厭足,故云:甘,厭也。又《左傳·莊九年》管召,讎也。請受而甘心焉。《註》甘心,言欲快意戮殺之。又《易·臨卦》六三甘

【旨】1. 意义,目的:意~。要~。主~。言近~远。  2. 封建时代称帝王的命令:~令。奉~。  3. 美味:~酒。甘~。~蓄(贮藏的美好食品)。 网

【旨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職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軫視切,音指。《說文》美也。《書·說命》王曰旨哉。《傳》旨,美也。《詩·邶風》我有旨蓄。《傳》旨,美也。又《正字通》凡天子諭告臣民曰詔旨,下承上曰奉旨。又《玉篇》意也,志也。《易·繫辭》其旨遠。《疏》旨意深遠。又《韻補》叶脂利切。《左思·魏都賦》蓋比物以錯辭,述淸都之閑麗。雖選言以章,徒九復而遺旨。

碧藕蟠桃奉甘旨用户点评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