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仄:平 平 平 平 平
拼音: cán cóng jí yú fú
【蚕】◎ 昆虫,有“家蚕”和“柞(zuò)蚕”,通常指“家蚕”,吃桑叶,吐丝做茧。丝可织绸缎。“柞蚕”吃柞树叶,丝可织茧绸:~丝。~茧。~食。~宝宝(蚕的爱称)。
【蚕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他典切,音腆。《爾雅·釋蟲》螼蚓,蜸蚕。《註》卽蟺,江東呼寒蚓。《篇海》俗用爲蠶字,非。(蠶)《唐韻》昨含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徂含切,音。絲蟲也。《說文》任絲也。《詩·豳風》蠶月條桑。《書·禹貢》桑土旣蠶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蠶珥絲而商絃絕。《博物志》蠶三化,先孕而後交,不交者亦產子。《爾雅翼》蠶之狀,喙呥呥類馬,色斑斑似虎。初拂謂之蚝,以毛掃之,蠶尚小,不欲見露氣。桑葉著懷中令暖,然後切之得氣,則衆惡除也。《酉陽雜俎》食而不飮者蠶。又原蠶。《埤雅》再蠶謂之原蠶,一名魏蠶,今以
【丛】1. 聚集,许多事物凑在一起:~生。~聚。~密。 2. 聚在一起的(人或物):人~。草~。~刊。为~驱雀(喻不善于团结人,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)。~祠。 3. 姓。
【丛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徂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徂聰切,族平聲。《說文》聚也。从丵从取。《書·無逸》是叢于厥身。又姓。南北朝滁州刺史叢鐇。又臺名。在邯鄲。又《集韻》或作樷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樷珍怪。又作藂。《前漢·息夫躬傳》藂棘棧棧。《註》詩葛覃註:灌木曰藂。又《韻補》叶徂黃切,音牀。《韓愈·此日足可惜詩》蕭條千萬里,會合安可逢。淮之水舒舒,楚山直叢叢。逢音房。《韻會》後人誤作菆,或作蕞,二字皆非。毛氏曰:丵,上从四直,兩長兩短。从丱,非。丵原刻下从羊。
【及】1. 从后头跟上:来得~。赶不~。 2. 达到:~格。~第(古代科举考试中选,特指考取进士)。普~。过犹不~。 3. 趁着,乘:~时。~早。~锋而试。 4. 连词,和,跟:阳光、空气~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。以~。
【鱼凫】中古蜀国帝王名。汉扬雄《蜀王本纪》:“蜀王之先,名蚕丛、伯灌、鱼鳧、蒲泽、开明。”唐李白《蜀道难》诗:“蚕丛及鱼鳧,开国何茫然。”清赵翼《接同年李雨村书》诗之三:“岂意鱼鳧国,今成豺虎区。”郭沫若《蜀道奇》诗:“流成瀑布三千丈,地质年代远迈蚕丛与鱼鳧。”2.鱼和凫。凫,野鸭。元王逢《题垂虹桥亭》诗:“葑田连沮洳,鮫室乱鱼鳧。”清张岱《陶庵梦忆·定海水操》:“﹝健儿﹞又趵跃入水,轻如鱼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