韵脚:下平十陽
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
拼音: liáng|liàng bīng xuě shěn lǐ fú guā
【凉】1. 温度低:~快。~爽。~意。~气。阴~。~丝丝。~亭。荒~。 2. 喻灰心,失望:听到这消息,我~了半截。 3. 中国西晋末年至北魏,各族统治者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:五~(前、后、南、北、西)。 | ◎ 放一会儿,使温度降低:把开水~一~再喝。
【冰雪】īngxuě[bepurelikeiceandsnow]比喻清纯
【冰雪】雪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论》:“﹝段熲﹞被羽前登,身当百死之陈,蒙没冰雪,经履千折之道,始殄西种,卒定东寇。”唐杜甫《人日》诗之一:“元日到人日,未有不阴时。冰雪鶯难至,春寒花较迟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三:“人之情性为利欲所败,如冰雪之曝日,草木之沾霜。”陈毅《由太行山西行阻雪》诗:“冰雪何时融,征程从此错。”2.指冻雪。唐杜甫《题张氏隐居》诗之一:“涧道餘寒歷冰雪,石门斜日到邱林。”仇兆鳌注:“冰雪犹言冻雪。”3.形容心地纯净洁白或操守清正贞洁。隋江总《入摄山栖霞寺》诗:“浄心抱冰雪,暮齿逼桑榆。太息波川迅,悲
【沈李浮瓜】三国魏曹丕《与朝歌令吴质书》:“浮甘瓜於清泉,沉朱李於寒水。”谓天热把瓜果用冷水浸后食用。后以“沉李浮瓜”借指消夏乐事。亦用以泛指消夏果品。宋沉与求《秋日戏呈蒋达可检讨》诗:“西风槭槭舞庭櫰,沉李浮瓜事益乖。”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一:“日转午,脱巾散髮,沉李浮瓜,宝扇摇紈素。”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七回:“西门庆令他安排酒来,不一时,冰盆内沉李浮瓜,凉亭上偎红倚翠。”参见“浮瓜沉李”。
冰雪的色彩滋润着每一个字眼,冷艳的意境令人陶醉。瓜,凉,冰,雪,四者交相辉映,构成了一个冷峻而清新的场景。仿佛置身于夏日的极寒之地,清凉自然而生。
诗意清新,将夏日的酷暑通过冰雪的意象得以转化。在炎热的季节里,此诗如清晨的凉风,舒缓人心的燥热。短短的几个字,却令人产生了无尽温馨与惬意。此诗堪为消暑之佳作。
韵律丰富,音意相连。瓜、冰、凉三字迸发出清爽的感觉,调和与“沈李”吟和,似乎以人名凝固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景。此诗音调如清流流淌,托出了炎炎夏日的清凉之感。
诗人使用简练韵脚,准确捕捉了夏季的清滑冷凉,让人不禁流连其中。此诗提醒了读者,冰雪的凉爽可以带来一份解暑的愉悦,令人感慨诗人对生活的感知。
用词质朴古朴,准确地捕捉了水果的鲜嫩、冰雪的冷凉。诗中的字眼犹如小小的画笔,勾勒出让人一见就有口水直流的画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