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宋词 / 沁园春

莼长鲈肥——沁园春

韵脚:上平八微

平仄:平 平 平 平

拼音: lú cháng|zhǎng chún 2

莼长鲈肥释义

【鲈】1. 〔~鱼〕体侧扁,嘴大,鳞细,背灰绿色,腹面白色,身体两侧和背鳍有黑斑。生活在近海,秋末到河口产卵。为常见的食用鱼类。  2. (鱸) 方言集汇

【鲈】《廣韻》落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龍都切,音盧。魚名。《正字通》巨口細鱗似鱖,長數寸,有四腮,俗呼四腮魚。以七八月出吳江,松江尤盛。天下之鱸皆兩腮,惟松江四腮。《後漢·左慈傳》所少吳松江之鱸魚耳。《註》神仙傳云:松江出好鱸,魚味異他處。《晉書·張翰傳》見秋風起,思松江蒪羹鱸鱠,命駕歸。zdic.net汉典

【长】1. 两端的距离:~度。  2. 长度大,与“短”相对,指空间,亦指时间:~短。~空。~短句(词的别名)。~夜(a.漫长的黑夜;b.喻黑暗的日子)。~风破浪(喻志趣远大)。~歌代哭(以歌代哭)。  3. 优点,专精的技能:特~。专~。各有所~。  4.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:他~于写作。 | 1. 生长,成长:~疮。  2. 增加:~知识。  3. 排行第一的:~子。~兄。~孙。  4. 辈分高或年纪大:~辈。~者。家~。  5. 领导人;负责人:部~。校~。

【长】〔古文〕镸《唐韻》《集韻》直良切《正韻》仲良切,音場。《增韻》短之對也。《孟子》今交九尺四寸以長。《前漢·田橫傳》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。又久也。《詩·商頌》濬哲維商,長發其祥。《箋》長,猶久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又遠也。《詩·魯頌》順彼長道,屈此羣醜。《箋》長,遠也。《古詩》道路阻且長。又常也。《陶潛·歸去來辭》門雖設而長關。《李商隱詩》風雲長爲護儲胥。又大也。《世說新語補》願乗長風,破萬里浪。又善也。《晉書·樂廣傳》論人必先稱其所長。《唐書·韓琬傳》文藝優長。又《博

【莼】1. 〔~菜〕多年生水草,浮在水面,叶子椭圆形,开暗红色花。茎和叶背面都有黏液,可食。简称“莼”。  2. (蒓) 方言集汇

【肥】1. 含脂肪多的,与“瘦”相对:~肉。~胖。~缺(指收入多的官职)。~硕(a.大而肥胖;b.果实大而饱满)。~马轻裘。  2. 土质含养分多的:~沃。~美(a.肥沃;b.肥壮、丰美)。  3. 能增加田地养分的东西(如粪、豆饼、化学配合剂等):~料。~力。  4. 使田地增加养分:~田。  5. 指衣服鞋袜等宽大,与“瘦”相对:~大。~瘦儿。

【肥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符非切,音腓。《說文》多肉也。从肉从卪,會意。《徐曰》肉不可過多,故从卪寓戒。《禮·禮運》安之以樂,而不達于順,猶食而弗肥也。又《博雅》肥,盛也。又《廣韻》肥腯。《蔡邕·獨斷》凡祭宗廟禮,牲之別名,豚曰腯肥。《詩·小雅》旣有肥牡,以速諸舅。《左傳·桓六年》博碩肥腯。又田有肥瘠。《書·禹貢厥田惟中中傳》田之高下肥瘠。九州之中爲第五。又馬亦稱肥。《前漢·食貨志》冠蓋相望,乗堅策肥。又饒裕也。《易·遯卦》上九肥遯。《疏》肥,饒裕也。又幡名。《吳語》建肥胡。《註》肥胡,幡名。又鳥名

莼长鲈肥用户点评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