韵脚:上六止
平仄:仄 平 仄
拼音: táo zhàn|zhuàn|chán zhòu lǐ dào
【桃】1. 落叶小乔木,品种很多,果实略呈球形,表面有短绒毛,味甜,有大核,核仁可入药:~儿。~李(喻所教的学生)。~李不言,下自成蹊(喻实至名归,尚事实,不尚虚名)。世外~源(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)。 2. 形状像桃子的:棉~儿。 3. 指核桃:~仁。~酥。 4. 姓。
【桃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徒刀切,音陶。《說文》果也。《爾雅·釋木》旄,冬桃。榹,山桃。《禮·月令》仲春桃始華。《內則》桃曰膽之。《疏》桃多毛,拭治令靑滑如膽。又桃諸。《王肅云》諸,菹也,今之藏桃也。又《典術》桃,五木之精,仙木也。《禮·檀弓》君臨臣喪,以巫祝桃茢執戈。《左傳·昭四年》桃弧棘矢,以除其災。《後漢·禮儀志》爲桃印,施門戸,以止惡氣。又含桃,櫻桃也。《爾雅》謂之楔。又桃氏,攻金之工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桃氏爲刃。又胡桃。《名物志》謂之羌桃。又銚芅曰羊桃。《爾雅·釋草》萇楚,銚芅。又桃枝
【僝】◎ 表演。 | ◎ 应有。 | ◎ 〔~僽(zhòu)〕a.烦恼;忧愁,如“唱道几处笙歌,几家~~”;b.摧残;折磨,如“好花教风雨~~”;c.责怪;埋怨,如“恐那人知后,把你~~”;d.排谴,消闲,如“闲把诗~~”。 典
【僝】《廣韻》昨閉切,音孱。《玉篇》僝僽,惡罵也。又《集韻》子兗切,棧上聲。見也。《書·堯典》共工方鳩僝功。《註》方,且也。鳩,聚也。僝,見也。言共工鳩聚,見其功也。又《正韻》除戀切,音饌。具也。《左思·魏都賦》僝拱木於山林。《註》言魏具材木,宮室經始也。
【僽】◎ 〔僝(zhuàn)~〕见“僝3”。 典
【李】1. 落叶小乔木,果实称“李子”,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,可食:~代桃僵(原用“桃”“李”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,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)。投桃报~。~下不正冠(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)。桃~不言,下自成蹊(喻为人只要忠诚、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)。 2. 姓。 3. 古同“理”,古代法官的代称。
【李】〔古文〕杍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良以切《集韻》兩耳切《韻會》良士切,音里。《說文》果名。《素問》東方木也。《爾雅翼》李,木之多子者。《埤雅》李性難老,雖枝枯,子亦不細,其品處桃上。《詩·小雅》投我以桃,報之以李。又《韻會》世薦士謂之桃李。《劉向·說苑》樹桃李者,夏得休息,秋得其實焉。樹蒺藜者,夏不得休息,秋得其莿焉。世謂狄仁傑,桃李皆在公門,正用此事。又《博雅》行李,關驛也。又與理通。《左傳·僖十三年》行李之往來。《周語》行李以節逆之。《泊宅編》李理義通,人將有行,必先治,如孟子之言治任。理亦治也。又星名。《史
【到】1. 从别处来:~达。~站。~来。~场。~任。~职。~案。签~。恰~好处。 2. 往:~群众中去。 3. 周全,全顾得着:周~。面面俱~。 4. 成功:得~。办~。 5. 姓。
【到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都導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刀號切,音倒。《爾雅·釋詁》到,至也。《疏》到者,自遠而至也。《詩·大雅》靡國不到。又姓。《韻會》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