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仄:仄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duǎn hè bìn rú sī
【短褐】◎短褐duǎnhè[coarseclothjacket]古代平民穿的粗布短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。——《墨子·公输》
【短褐】1.粗布短衣。古代贫贱者或僮竖之服。《墨子·非乐上》:“昔者齐康公,兴乐万,万人不可衣短褐,不可食糟糠。”孙诒让间诂:“短褐,即裋褐之借字。”晋陶潜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短褐穿结,簞瓢屡空,晏如也。”逯钦立注:“短褐,粗布短衣。”《荀子·大略》“衣则竖褐不完”唐杨倞注:“竖褐,僮竖之褐,亦短褐也。”明杨士奇《汉江夜泛》诗:“短褐不掩脛,嵗暮多苦寒。”清方文《将去彭城留别魏少尹》诗:“短褐尚不完,敢作狐貉想?”2.指地位卑下的人。唐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:“赐浴皆长缨,与宴非短褐。”
【鬓】◎ 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:~发(fà)。~角。~丝。
【鬓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必刃切,音儐。《說文》頰髮也。《釋名》鬢,峻也。所居高峻也。《又》其上連髮曰鬢。鬢,濱也。濱,崖也。爲面頰之崖岸也。《晉語》美鬢長大則賢。《註》鬢,髮類也。
【如】1. 依照顺从:~愿。~意。~法炮制。 2. 像,相似,同什么一样:~此。~是。~同。~故。~初。游人~织。 3. 比得上,及:百闻不~一见。自叹弗~。 4. 到,往:~厕。 5. 假若,假设:~果。~若。假~。 6. 奈,怎么:~何。不能正其身,~正人何? 7. 与,和:“公~大夫入”。 8. 或者:“方六七十,~五六十”。 9. 用在形容词后,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:突~其来。 10. 表示举例:例~。 11. 应当:“若知不能,则~无出”。 12. 〔~月〕农历二月的别称。 1
【丝】1.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,是织绸缎等的原料:蚕~。~绸。缂(kè)~(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。亦作“刻丝”)。 2. 像丝的东西:铁~。菌~。肉~。游~。 3. 计量单位名,10忽是1丝,10丝是1毫。 4.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:一~不差。 一~笑容。 5.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:情~。愁~。 6. 指弦乐器:~竹(琴、瑟、箫、笛等乐器的总称。竹指管乐器)。 典
【丝】《廣韻》息兹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新兹切,音思。《說文》蠶所吐也。《急就篇註》抽引精繭出緒曰絲。《書·禹貢》厥貢漆絲。《詩·召南》素絲五紽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婦化治絲枲。又《典絲》掌絲入而辨其物。《左傳·隱四年》猶治絲而棼之也。又《周禮·春官·大師》皆播之以八音:金石土革絲木匏竹。《註》絲,琴瑟也。又《禮·緇衣》王言如絲。《疏》微細如絲。 《五經文字》絲作,譌。《韻會》俗作〈糹系〉,誤。○按《說文》絲自爲部,今倂入。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