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宋词 / 抛球乐

风罥蔫红雨易晴——抛球乐

韵脚:下平十四清

平仄:平 平 平 仄 仄 平

拼音: juàn qíng 1 fēng|fěng yì hóng yǔ

风罥蔫红雨易晴释义

【罥】1. 捕捉鸟兽的网:“设罝张~兮,思我父母力耕。”  2. 用绳子套。  3. 悬挂:“高者挂~长林梢,下者飘转沉塘坳。”

【罥】《廣韻》姑泫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泫切,音畎。《玉篇》挂也,係取也。《類篇》或作羂。《鮑昭·蕪城賦》荒葛罥塗。又《廣韻》古縣切《集韻》扃縣切,音睊。綰也。

【晴】◎ 天空中无云或云很少:~天。~朗。~和。~丽。~爽。~碧。~雨表。

【晴】《唐韻》疾盈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慈盈切,音情。夝或作晴暒。《玉篇》雨止也,晴明也,無雲也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天晴而見景星。又《韻補》叶慈良切。《張籍·祭韓愈詩》公因同歸還,居處各一方。中秋十六夜,魄圓天差晴。又《說文》夝,雨而夜除星見也。《註》今俗作晴,非。

【蔫】1. 植物失去水分而萎缩:花~了。  2. 精神不振,不活泼:他这几天~了。~头耷脑。  3. 不声不响,悄悄:~不声。~溜儿。~儿拱。

【蔫】《唐韻》於乾切,音焉。《說文》菸也。《韻會》物不鮮也。又《增韻》食物餲也。又《集韻》依言切,義同。又《正韻》伊甸切,音宴。臭草也。ZDIC.NET汉典

【风】1. 空气流动的现象。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:~向。~速。~级。~险。~波(喻纠纷或乱子)。~雨如磐(a.指风雨不断,天色黑暗,给人以重压的感觉;b.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)。~花雪月(喻堆砌词藻,内容贫乏的的诗文)。  2. 像风那样迅速、普遍的:~潮。~靡一时。~驰电掣。  3.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、习俗:~气。~习。~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~尚(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)。  4. 消息,传闻:~传(chuán )(传闻)。闻~而动。  5. 表现在外的景象、态度、举止:~景。~度

【风】〔古文〕凬飌檒《唐韻》方戎切《集韻》方馮切《正韻》方中切,音楓。風以動萬物也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大塊噫氣,其名爲風。《河圖》風者,天地之使。《元命包》隂陽怒而爲風。《爾雅·釋天》南風謂之凱風,東風謂之谷風,北風謂之凉風,西風謂之泰風。《禮·樂記》八風從律而不姦。《疏》八方之風也。《史記·律書》東北方條風,立春至。東方明庶風,春分至。東南方淸明風,立夏至。南方景風,夏至至。西南方凉風,立秋至。西方閶闔風,秋分至。西北方不周風,立冬至。北方廣莫風,冬至至。《周禮·春官·保章氏》以十有二風,察天地之和命,乖別之妖

【易】1. 不费力,与“难”相对:容~。~与(容易对付)。~于。  2. 和悦:平~(a.态度谦逊和蔼;b.指语言文字浅显)。  3. 改变:~手。~地。变~。  4. 交换:交~。贸~。  5. 轻慢:贵货~土。  6. 芟治草木:~墓(除治墓地的草木)。~其田畴。  7. 古书名,《易》即《易经》,也称《周易》。  8. 姓。

【易】《唐韻》羊益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夷益切,音亦。《說文》蜥易,蝘蜓,守宮也。象形。祕書說:日月爲易,象隂陽也。《易·繫辭》《易》者,象也。《疏》《易》卦者,爲萬物之形象。《又》生生之謂易。《註》隂陽轉易,以成化生。《疏》隂陽變轉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卜》掌三《易》之灋:一曰《連山》,二曰《歸藏》,三曰《周易》。《註》易者,揲蓍變易之數,可占者也。《孔穎達·周易正義》夫易者,變化之總名,改換之殊稱。《朱子·周易本義》《易》,書名也。其卦本伏羲所畫,有交易、變易之義,故謂之《易》。又《易·乾卦》不易乎世。《註

【红雨】1.红色的雨。《说郛》卷三一引《致虚阁杂俎》:“天宝十三年,宫中下红雨,色若桃花。”2.落在红花上的雨。唐孟郊《同年春宴》诗:“红雨花上滴,緑烟柳际垂。”清袁枚《春日杂诗》之一:“千枝红雨万重烟,画出诗人得意天。”3.比喻落花。唐李贺《将进酒》诗:“况是青春日将暮,桃花乱落如红雨。”宋晁端礼《宴桃源》词:“洞户悄无人,空锁一庭红雨。”清黄景仁《正月见桃花盛开且落矣》诗:“纷飞红雨欲漫天,不信东风此地偏。”毛泽东《送瘟神》诗之二:“红雨随心翻作浪,青山着意化为桥。”4.比喻女子落泪。元张可久《朝天子·道院中

风罥蔫红雨易晴用户点评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