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仄:仄 平 平 平 仄 仄
拼音: yú fù jī áng zuò kè
【于】1. 介词(a.在,如“生~北京”;b.到,如“荣誉归~老师”;c.对,如“勤~学习”;d.向,如“出~自愿”;e.给,如“问道~盲”;f.自,从,如“取之~民”;g.表比较,如“重~泰山”;h.表被动,如“限~水平”)。 2. 后缀(a.在形容词后,如“疏~防范”;b.在动词后,如“属~未来)。 3. 姓。
【于】《唐韻》羽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雲俱切,音迂。《爾雅·釋詁》于,曰也。又往也。《書·大誥》民獻有十夫,予翼以于。《詩·小雅》王于出征。又《儀禮·士冠禮》宜之于假。《註》于,猶爲也。宜之見爲大矣。又《聘禮》賄在聘于賄。《註》于讀曰爲。言當視賓之禮,而爲之財也。又《司馬相如·長門賦敘》因于解悲愁之辭。又未定之辭。《公羊傳·僖二十八年》歸于者何。歸于者,罪未定也。又行貌。《韓愈·上宰相書》于于焉而來矣。又于于,自足貌。《莊子·應帝王》其臥徐徐,其覺于于。又鐘兩口之閒曰于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鳧氏爲鐘,兩欒
【复】1. 回去,返:反~。往~。 2. 回答,回报:~命。~信。~仇。 3. 还原,使如前:~旧。~婚。~职。光~。~辟。 4. 再,重来:~习。~诊。~审。~现。~议。 5. 许多的,不是单一的:重(chóng)~。繁~。~杂。~姓。
【复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房六切,音伏。《說文》往來也。《廣韻》返也。《書·舜典》如五器卒乃復。《傳》復,還也。《詩·小雅》言歸思復。又《韻會》答也。《書·說命》說復于王。又《韻會》白也。《禮·曲禮》願有復也。又《韻會》反命也。《周禮·天官》諸臣之復。《註》復,報也,反也。《疏》謂羣臣受王命,使臣行之訖,反報於王也。又招魂曰復。《禮·檀弓》復盡愛之道也。《註》復謂招魂,庶幾其精氣之反。又興復。《諸葛亮·出師表》興復漢室,還於舊都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元有復見心。又州名。《隋書·地理志》後周置復州
【激昂】ī’áng[roused;aroused;excitedandindignant]振奋激励,激励;奋发昂扬激昂大义。——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言辞激昂
【激昂】卬”。1.振奋激励,激励。汉刘向《列女传·王章妻女》:“妻呵怒曰:‘仲卿尊贵。在朝廷谁愈於仲卿者?今疾病困厄,不自激昂,乃反涕泣,何鄙也!’”唐怀素《自叙》:“屡蒙激昂,教以笔法。”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盖昇平之际,物色人才,危急之秋,激昂忠义。”2.激怒而使之感悟。《文选·扬雄<解嘲>》:“范雎,魏之亡命也……激卬万乘之主,介涇阳抵穰侯而代之,当也。”李善注引如淳曰:“激卬,怒也。”3.奋发昂扬。汉傅毅《舞赋》:“明诗表指,嘳息激昂。”《新唐书·李训传》:“仲言持诡辩,激卬可听,善鉤揣人主意。”清
【坐客】uòkè[spectator;audience;viewer]看客,观众坐客乃西顾而叹。——清·侯方域《壮悔堂文集》
【坐客】的客人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吕布传》“是儿最叵信者”裴松之注引《献帝春秋》:“布缚急,谓刘备曰:‘玄德,卿为坐客,我为执虏,不能一言以相宽乎?’”宋陈鹄《耆旧续闻》卷十:“一时坐客,皆骚人墨客。”清缪艮《沉秀英传》:“低鬟一笑,行酒数行,坐客皆为心醉。”鲁迅《呐喊·药》:“店里的坐客,便又现出活气,谈笑起来。”2.谓留客入席。《后汉书·方术传下·费长房》:“﹝费长房﹞又尝坐客,而使至宛市鮓,须臾还,乃饭。”唐李白《门有车马客行》:“呼儿扫中堂,坐客论悲辛。”唐杜甫《孟氏》诗:“承颜胼手足,坐客强盘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