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宋词 / 秦楼月/忆秦娥

隔烟催漏金虬咽——秦楼月/忆秦娥

韵脚:下平一先

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 平 平

拼音: yān yān|yàn|yè 4 gé cuī jīn qiú

隔烟催漏金虬咽释义

【烟】1. 物质燃烧时所生的气体:冒~。硝~。~囱。~雾。~波。~火。~尘。荒无人~。  2. 像烟的:~霞。~霭。~岚。~鬟。  3. 烟气刺激使眼睛流泪或睁不开:~了眼睛。  4. 一年生草本植物:~草。~叶。  5. 烟草制成品:香~。卷~。纸~。~蒂。  6. 指“鸦片”:大~。~灯。~枪。~馆。

【烟】《唐韻》烏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因蓮切《正韻》因肩切,音燕。《說文》本作煙。詳煙字註。《荀子·富國篇》鳧雁若烟海。又《廣韻》於眞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伊眞切,音因。《廣韻》烟熅天地氣。《易》作絪縕。《集韻》或作氤。《班固·典引》烟烟熅熅。《劉楨·魯都賦》曳髮編芒,蔚若霧烟,九采灼爍,華藻紛。(煙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烏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因蓮切《正韻》因肩切,音燕。《說文》火气也。《周禮·秋官·蟈氏》以其煙被之。又姓。見《字彙》。又於眞切,音因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註》禋之言煙也。周人尚臭,煙氣之臭聞者。《註》煙音

【咽】◎ 口腔后部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,分三部分,上段与鼻腔相对称“鼻咽”;中段与口腔相对称“口咽”;下段在喉的后部称“喉咽”。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(亦称“咽头”):~喉。 | ◎ 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道里去:~唾沫。狼吞虎~。细嚼慢~。 | ◎ 阻塞,声音因阻塞而低沉:哽~。呜~。

【咽】《唐韻》烏前切《集韻》因連切《韻會》因蓮切《正韻》因肩切,音燕。《說文》嗌也。《玉篇》咽喉也。《韻會》醫經云:咽者嚥水,者氣。《戰國策》頓子曰:韓,天下之咽喉。《集韻》或作胭。又《禮·深衣》曲袷如矩以應方。《疏》古者方領,似今擁咽。又《集韻》縈懸切《韻會》幺懸切《正韻》縈圓切,音淵。《集韻》本作,引《詩》鼗鼓。或作咽。○按《詩·商頌》今本作淵。又《集韻》於巾切,音駰。《詩·魯頌》鼓咽咽。《傳》咽咽,鼓節也。《集韻》或作鼝,亦書作鼘。《六書故》淵淵咽咽,其聲不同。淵淵狀鼓聲多而遠,咽咽聲近而。味其聲,可以知

【漏】1. 物体由孔或缝透过:壶里的水~光了。~风。渗~。~泄(❶水、光等流出或透出;❷泄露)。~电(跑电)。  2. 泄露:走~消息。~底(泄露内情)。透~。  3. 脱逃或无意放过:疏~。遗~。挂一~万。~网之鱼。  4. 〔~壶〕古代计时器,铜制有孔,可以滴水或漏沙,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。简称“漏”,如“铜壶滴~”(亦称“铜壶刻漏”),“~尽更深”。  5. 中医指某些流出脓血黏液的病:崩~(子宫大量出血的病)。痔~。

【漏】《唐韻》靈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郎豆切,音陋。滲漏也。《說文》漏以銅壷受水,刻節畫,夜百刻。亦取漏下之義。《周禮·夏官》挈壷氏,掌漏刻之官。又泄也。《左傳·僖四年》齊寺人貂始漏師于多魚。《疏》言漏洩師之密謀也。又遺失也。《荀子·脩身篇》易忘曰漏。又《爾雅·釋宮》西北隅謂之屋漏。《詩·大雅》尚不愧于屋漏。《箋》漏,隱也。又竅也。《白虎通·聖人篇》禹耳三漏,是謂大通。又穿也。《淮南子·泰族訓》朱絃漏越。《註》漏穿越琴瑟兩頭也。又德澤下究也。《前漢·吾丘壽王傳》天下漏泉。《註》言潤澤下霑,如屋之漏。又江名。

【隔】1. 遮断:~开。~离。~绝。~断。阻~。  2. 相去有一段距离:~壁。~年。~行(háng )。~岸观火(喻见人遇到困难,漠不关心,采取观望或看热闹的态度)。~墙有耳。  3. 思想感情有距离:~阂。~膜。~心。

【隔】《唐韻》古核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各核切《正韻》各頟切,音膈。《說文》障也。《玉篇》塞也。《史記·秦始皇紀》防隔內外。《前漢·常惠傳》欲隔絕漢。又通作鬲。《荀子·大略篇》鬲如也。《註》謂鬲絕於上。《史記·大宛傳》鬲漢道焉。《前漢·薛宣傳》西州鬲絕。又《陸厥與沈約書》一家之文,工拙壤鬲。又《韻會小補》叶訖得切,音祴。《柳宗元·懲咎賦》讒妬結而不戒兮,猶斷斷於所執。勢危疑而多詐兮,逢天地之否隔。○按正字通引柳賦云,質韻音屹,固非。而韻會小補叶訖得切,亦謬。得在職韻,執在緝韻,職緝不相通,以隔叶執,不當作訖得切。又

【催】1. 使赶快行动:~促。~办。~讨。  2. 使事物的产生、发展变化加快:~化。~生。~眠。~奶。~肥。

【催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倉回切,音崔。促也,迫也。 本作趣,古有趣無催,催促皆後人所增。催趣同聲,實一字。

【金虬】虬”。金龙。唐陆龟蒙《奉和袭美太湖诗·孤园寺》:“幡条玉龙扣,殿角金虯舞。”清陈维崧《采桑子·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》词:“苍松陡作金虬舞,似此云山,不像人间。”见“金虯”。

隔烟催漏金虬咽用户点评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