韵脚:下平二十一侵
平仄:仄 仄 平 平
拼音: hào qì yíng jīn
【灏】1. 水势大。 2. 广大。 3. 〔~~〕空旷的样子。 4. 古人名用字。 方言集汇
【灏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胡老切《集韻》下老切《韻會》合老切,音皓。灝溔,水勢遠也。又灝灝,夷曠也。《揚子·法言》商書灝灝爾。《註》灝灝,猶漫漫也。通作皡。又《說文》豆汁也。《長箋》禮用豆汁沐髮,故特制字。釋氏以灝浴身,故四月八月用豆浴佛。又《集韻》古老切,音杲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古禫切,音感。義同。
【气】1. 没有一定的形状、体积,能自由散布的物体:~体。 2. 呼吸:没~了。~厥。~促。~息。一~呵成。 3. 自然界寒、暧、阴、晴等现象:~候。~温。~象。 4. 鼻子闻到的味:~味。臭~。 5. 人的精神状态:~概。~节。~魄。~派。~馁。 6. 怒,或使人发怒:不要~我了。~恼。~盛(shèng )。忍~吞声。 7. 欺压:受~。 8.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:~功。~血。~虚。 9. 中医指某种症象:痰~。湿~。 10. 景象:和~。~氛。~韵(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
【气】《唐韻》去旣切《集韻》丘旣切,音炁。《說文》雲气也。象形。一曰息也。或作氣、炁。又與人物也。今作乞。又《玉篇》去乙切《廣韻》去訖切《集韻》《類篇》欺訖切,音乞。《博雅》求也。一曰取也。或省文作乞。《徐官·古今印史》氣,小篆本作气。氣爲火所化,其出必炎上,故象炎上之形。凡求乞者必於上,因借爲求乞字。气、乞本同一字也。後世隷楷以二字易混,乃省一筆以別之。又《六書正譌》气,俗用氣,乃稟氣之氣。雲气必用气。○按天地人物之氣雖別,而气、氣字義實同,分屬則泥矣,《正譌》之說非是。(氣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去旣切《集韻》《
【盈】1. 充满:~满。~溢。充~。沸反~天。 2. 多余:~余。~亏。~利。
【盈】《唐韻》以成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怡成切《正韻》餘輕切,音嬴。《說文》滿器也。《博雅》滿也,充也。《易·豐彖》天地盈虛,與時消息。《詩·齊風》雞旣鳴矣,朝旣盈矣。《左傳·莊十年》彼竭我盈,故克之。《禮·禮運》月生三五而盈,三五而闕。又《祭義》樂主其盈。《註》猶溢也。又《揚子·方言》魏盈,怒也。燕之外郊,朝鮮冽水之閒,凡言呵叱者,謂之魏盈。又國名。《山海經》大荒南有盈民之國。又州名。《唐書·地理志》諸蠻有盈州。又姓。晉欒盈之後。又古通作嬴。《正韻》盈縮,過曰盈,不及曰縮。《史記·蔡澤傳》進退盈縮。《天官書》作嬴
【襟】1. 衣服的胸前部分:大~。对~。底~。~带(亦喻山川屏障环绕,地势险要)。~要(亦喻军事上险要的地理位置)。 2. 胸怀,抱负:~怀。胸~。 3. 姐妹的丈夫之间的称呼:连~。
【襟】《唐韻》《韻會》居吟切,音金。《說文》交衽也。《廣韻》袍襦前袂也。《爾雅·釋器》衣眥謂之襟。《屈原·離騷》霑余襟之浪浪。《釋名》襟,禁也,交于前所以禁禦風寒也。亦作衿。《類篇》又作。《玉篇》又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