韵脚:入十七薛
平仄:平 平 平
拼音: bié|biè hún rán
【别】1. 分离:~离。~情。~绪(离别时离别后的情感)。分~。告~。久~重逢。分门~类。 2. 差别:霄壤之~。 3. 分类:类~。性~。职~。级~。派~。 4. 另外的:~人。~号。~字。~墅。~论。~开生面。 5. 卡住,插住,绷住:~针。~花。 6. 不要,不准:~动。 | ◎ 〔~扭〕不顺心,不相投(“扭”读轻声)。
【别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方別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筆別切《正韻》必列切,鞭入聲。《說文》分解也。《玉篇》分別也。《增韻》辨也。《禮·曲禮》日月以告君,以厚其別也。《爾雅·釋山》小山別大山,鮮。《疏》謂小山與大山不相連屬者名鮮。《淮南子·齊俗訓》宰庖之切割分別也。《晉·仲長敖覈性賦》同稟氣質,無有區別。又傅別,謂券書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小宰》八成,聽稱責以傳別。《註》鄭曰:爲大手書於一札,中字別之。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皮列切《正韻》避列切,便入聲。《玉篇》離也。《增韻》解也,訣也。《江淹·別賦》黯然銷者,惟別而已矣
【浑然】然húnrán[completely]形容混同在一起不可分割浑然不觉浑然不理典
【浑然】完整不可分割貌。宋周密《齐东野语·针砭》:“凡背面二器相合,则浑然全身。”2.全然;完全。《西游记》第一回:“几树青松常带雨,浑然相个人家。”鲁迅《中国小说史略》第二四篇:“宝玉纯朴,并爱二人无偏心,宝釵浑然不觉,而黛玉稍恚。”1.糊涂不分明貌。《后汉书·文苑传下·赵壹》:“浑然同惑,孰温孰凉?邪夫显进,直士幽藏。”2.浑沌貌。唐柳宗元《天说》:“彼上而玄者,世谓之天;下而黄者,世谓之地;浑然而中处者,世谓之元气。”参见“浑沌”。3.质朴纯真貌。宋周煇《清波杂志》卷五:“浑然忠厚之气,可敬而仰之。”明方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