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宋词 / 行香子(鄱阳□鱼)

或时熬——行香子(鄱阳□鱼)

韵脚:下平六豪

平仄:仄 平 平

拼音: āo|áo huò shí

或时熬释义

【熬】◎ 烹调方法,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:~白菜。 | 1. 久煮:~粥。~药。  2. 忍受,耐苦支持:煎~。~夜。~炼。  3. 古同“嗷”。

【熬】《唐韻》五牢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牛刀切,音敖。《說文》本作。乾煎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凡以火而乾五穀之類,自山而東,齊楚以往,謂之熬。《禮·內則》煎醢加于陸稻上,沃之以膏,曰淳熬。《周禮·地官·舍人》共飯米熬穀。《後漢·邊讓傳》少汁,則熬而不可熟。又與嗸通。《前漢·陳湯傳》衆庶熬熬苦之。《註》愁聲。 《說文》或作。《集韻》或作。

【或时】·汲郑列传》:“丞相弘燕见,上或时不冠。”《后汉书·朱穆传》:“及壮耽学,鋭意讲诵,或时思至,不自知亡失衣冠,颠队阬岸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或时看到闹处,不觉心痒,口里漏出着把来指手画脚教人,定是寻常想不到的妙着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四:“那帘内或时巧囀鶯喉,唱一两句词儿。”

或时熬用户点评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