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仄:仄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qián chóu yù jiè zhù
【前】1. 指空间,人面所向的一面;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;家具等靠外的一面,与“后”相对:~面。~边。~方。面~。~进。~程。 2. 指时间,过去的,往日的,与“后”相对:以~。~人。~此。~科。~嫌。~言。~车之鉴。 3. 顺序在先的:~五名。 4. 向前行进:勇往直~。
【筹】1. 计数的用具,多用竹子制成:~策(a.古代计算用具,以木制成的小棍或小片;b.计策)。~算。~码。略胜一~。竹~。酒~。 2. 谋划:~款。~备。~措。~划。~集。~建。运~。统~。一~莫展。
【欲】1. 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:~念。~望。~火。食~。情~。禁~。纵~。 2. 想要,希望:~盖弥彰。~罢不能。~速不达。 3. 需要:胆~大而心~细。 4. 将要:摇摇~坠。山雨~来风满楼。 5. 婉顺的样子。
【欲】《唐韻》余蜀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兪玉切《正韻》余玉切,音浴。《說文》貪欲也。从欠谷聲。《徐曰》欲者,貪欲。欲之言續也。貪而不已,於文欠谷爲欲。欠者開口也。谷,欲聲。《禮·曲禮》欲不可從。《疏》心所貪愛爲欲。又《禮運》何謂人情。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,弗學而能。又物欲。《禮·樂記》人生而靜,天之性也。感于物而動,性之欲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。又《增韻》愛也。《孟子》可欲之爲善。《禮·曲禮》問疾不能遺,不問其所欲。又期願之辭。《論語》我欲仁。《大學》欲明明德於天下。《文子·微明篇》心欲小,志欲大。又
【借箸】◎借箸jièzhù[makeaplanforothers]喻代别人出谋划策元载相公曾借箸,宪宗皇帝亦留神。——杜牧《河湟》
【借箸】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食其未行,张良从外来謁。汉王方食,曰:‘字房前!客有为我计橈楚权者。’具以郦生语告,曰:‘於子房何如?’良曰:‘谁为陛下画此计者?陛下事去矣。’汉王曰:‘何哉?’张良对曰:‘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。’”藉,《汉书·张良传》作“借”。箸,筷子。后因以“借箸”指为人谋划。唐杜牧《河湟》诗:“元载相公曾借箸,宪宗皇帝亦留神。”元冯子振《鹦鹉曲·四皓屏》:“借箸筹灭项兴刘,到底学神仙去。”茅盾《杂感二题·又一副嘴脸》:“日本武士,对于中国的这些‘好心肠的老实人’之谆谆劝告,借箸代谋,大概并不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