韵脚:上平一東
平仄:平 平 仄 平
拼音: bì kōng|kòng|kǒng jīng qí
【蔽】1. 遮,挡:~野。遮~。掩~。 2. 隐藏:~匿。隐~。 3. 欺骗,隐瞒:蒙~。~美扬恶。 4. 概括:一言以~之。
【蔽】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必袂切,音閉。《說文》小草也。又《廣韻》掩也。《禮·月令》是察阿黨則罪,無有掩蔽。又微也。《爾雅·釋詁疏》蔽者,覆障使微也。又《論語》《詩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。《何晏註》猶當也。又《小爾雅》斷也。又《楚辭·招魂》菎蔽象碁。《註》蔽,博箸。又地名。《鄭語》鄢、蔽、補、丹、依、、歷、莘。《註》八邑也。又《集韻》毗祭切,音弊。義同。又分勿切,音弗。《周禮·春官·巾車》有蒲蔽、棼蔽、藻蔽、藩蔽。《註》蔽車禦風塵者。又必列切,音龞。《類篇》薆也。《江淹詩》乳竇旣滴瀝,丹井復寥泬。嵒崿轉奇秀,崟岑還相蔽
【空】1. 不包含什么,没有内容:~洞(a.没有内容的;b.物体内部的窟窿)。~泛。~话。~旷。~乏。~~如也。~前绝后。凭~(无根据)。真~(没有任何东西)。 2. 没有结果的,白白地:~跑了一趟。~口无凭。 3. 离开地面的,在地上面的地方:~军。~气。~投。~运。 | 1. 使空,腾出来:~一个格。~出一间房来。 2. 闲着,没被利用的:~白。~地。~额。~房。~缺。 3. 亏欠:亏~。 | ◎ 古同“孔”,洞。
【空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苦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枯公切,音崆。空虛也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赤帝行德天牢,謂之空。又大也。《詩·小雅》在彼空谷。《傳》大也。又盡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空,盡也。《詩·小雅》杼柚其空。又太空,天也。又地名。《爾雅·釋地》北戴斗極爲空桐。《左傳·哀二十年》宋公遊于空澤。《註》空澤,宋地。《史記·殷本紀註》伊尹生于空桑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京兆縣十二,其三曰船司空。《註》縣名。本主船之官,遂以爲縣。又《武帝紀》元鼎五年,行幸雍遂,踰隴登空同。《註》空同,山名。亦作崆峒。《山海經》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
【旌旗】◎旌旗jīngqí[bannersandflags]旗帜旌旗裂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上建旌旗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钟鼓旌旗。——宋·苏轼《教战守》遍地旌旗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旌旗蔽日
【旌旗】亦作“旌旂”。亦作“旍旂”。亦作“旍旗”。1.旗帜的总称。《周礼·春官·司常》:“凡军事,建旌旗。”汉应瑒《弈势》:“旌旂既列,权虑蜂。”汉枚乘《七发》:“旍旗偃蹇,羽毛肃纷。”三国魏曹植《怀亲赋》:“步壁垒之常制,识旌旗之所停。”《宋书·谢晦传》:“旍旂相照,蔽夺日光。”宋刘过《沁园春·御阅还上郭殿帅》词:“旌旗蔽满寒空,鱼阵整,从容虎帐中。”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故一·土鲁番表文》:“旌旂闪烁,超越乎墨乌戚尔。”毛泽东《西江月·井冈山》词:“山下旌旗在望,山头鼓角相闻。”2.借指军士。唐王昌龄《青楼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