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仄:平 平 平 仄
拼音: jīn jū chū shì
【襟裾】1.衣的前襟或后襟。亦借指衣裳。宋欧阳修《答梅圣俞大雨见寄》诗:“岂知下土人,水潦没襟裾。”宋张九成《秋兴》诗:“清风拂襟裾,片月堕篱落。”清孙枝蔚《送王筑夫北行兼呈李屺瞻》诗:“诵诗感《无衣》,涕泪湿襟裾。”2.引申为胸前。清尤侗《游灵岩记》:“歷阶而望,则太湖也。山色有无,水光上下,渔舟一叶,落霞千点,气象茫茫,集於襟裾。”3.詈词。谓禽兽而穿着人的衣服。唐韩愈《符读书城南》诗:“人不通古今,马牛而襟裾。”元刘致《端正好·上高监司》套曲:“争奈何人心不古,出落着马牛襟裾。”明袁宗道《读<孟子>》:“百
【初试】◎初试chūshì[preliminaryexamination]为了取得更高学位的投考者的初次考试;初次试验;初次尝试初试锋芒
【初试】1.初次试用。《后汉书·度尚传》:“﹝抗徐﹞初试守宣城长,悉移深林远藪椎髻鸟语之人置於县下,由是境内无復盗贼。”唐韩愈《祭马仆射文》:“将明将昌,实艰初试。”宋秦观《水龙吟》词:“朱帘半捲,单衣初试,清明时候。”2.分几次举行的考试的第一次考试。张书绅《正气歌》:“志新怎么会知道,儿子彤彤考沉阳音乐学院少年班,初试已经合格,却被取消了复试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