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仄:平 仄 平 平 仄 仄
拼音: 2 rǎn bìn shuāng jǐ xǔ
【吴】1.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,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:~钩(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,后泛指锋利的刀剑)。~越同舟(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)。 2.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:~下阿蒙(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)。 3.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:~语。~牛喘月(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)。 4. 姓。 典
【吴】俗吳字。《吳志·薛綜傳》無口爲天,有口爲吴。《正字通》此借字形爲諧語,非吴字本義。《正韻》吳字註亦作吴,非。(吳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午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訛胡切,音吾。國名。《史記·吳太伯世家》太伯之奔荆蠻,自號句吳。《註》宋衷曰:句吳,太伯始所居地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會稽郡秦置,高帝六年爲荆國,十二年,更名吳。 亦縣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會稽郡吳縣。又《說文》郡也。《後漢·郡國志》吳郡,順帝分會稽置。《韻會》吳郡、吳興、丹陽爲三吳。《正字通》水經以吳興、吳郡、會稽爲三吳。指掌圖以蘇、常、湖爲三吳,其
【染】1. 把东西放在颜料里使着色:~料。~色。~坊。~缸。印~。 2. 感受疾病或沾上坏习惯或接触到什么:~病。感~。传~。沾~。一尘不~。
【染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而琰切,音冉。《說文》以繒彩爲色。从水杂聲。徐鍇引裴光遠云:从水,水者所以染。从木,木者桅茜之屬。从九,九者染之數也。《周禮·天官》染人掌染帛。《爾雅·釋器》一染謂之縓,再染謂之赬,三染謂之纁。又柔貌。《詩·小雅》荏染柔木。又《博雅》染耦,和諧也。又姓。《姓譜》晉染閔,五代染于。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而豔切,冉去聲。汚也,漬也。《書·胤征》舊染汚俗,咸與維新。 《韻會》《周禮》染人有上、去二音。 从九會意。俗从丸,非。○按《說文》收水部,今誤入。漢典考證:〔再染
【鬓】◎ 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:~发(fà)。~角。~丝。
【鬓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必刃切,音儐。《說文》頰髮也。《釋名》鬢,峻也。所居高峻也。《又》其上連髮曰鬢。鬢,濱也。濱,崖也。爲面頰之崖岸也。《晉語》美鬢長大則賢。《註》鬢,髮類也。
【霜】1.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,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:~降。~冻。~序(指深秋季节)。~秋。~期。~天。 2. 像霜一样的东西:柿~。西瓜~。 3. 形容白色:~鬓。~刃。~锋。 4. 喻高洁:~操(高洁的节操)。~骨。~情。
【霜】《唐韻》所莊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師莊切,音驦。《玉篇》露凝也。《釋名》其氣慘毒,物皆喪也。《大戴禮》陽氣勝,則散爲雨露。隂氣勝,則凝爲霜雪。《易·坤卦》履霜堅冰至。《詩·秦風》白露爲霜。又《字彙補》國名。《西域記》屈霜國。又姓。見《姓苑》。又《正字通》歷年曰霜。《李白詩》陛下之壽三千霜。又《集韻》《類篇》色壯切,音孀。隕霜,殺物也。或作灀。《潘岳·馬汧督誄》馬生爰發,在險彌亮。精貫白日,猛烈秋霜。
【几许】◎几许jǐxǔ[howmany;howmuch]多少不知经历几许风波几许心中言。——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【几许】1.多少;若干。《古诗十九首·迢迢牵牛星》:“河汉清且浅,相去復几许?”宋杨万里《题兴宁县东文岭瀑泉在夜明场驿之东》诗:“不知落处深几许,但闻井底碎玉声。”郭小川《赠友人》诗:“你添了几根银发,我多了几许白髯。”2.多么,何等。《北齐书·高元海传》:“尔(高元海)在鄴城説我以弟反兄,几许不义!鄴城兵马抗并州,几许无智!”《隋书·杨勇传》:“昔汉武帝将起上林苑,东方朔諫之,赐朔黄金百斤,几许可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