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宋词 / 减兰十梅(并序·总题)

况是非常之标格——减兰十梅(并序·总题)

平仄:仄 仄 平 平 平 平 平

拼音: zhī 4 shì fēi cháng biāo gé

况是非常之标格释义

【之】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~心。  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  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 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  5. 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  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~。  7. 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
【之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止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眞而切,音枝。《說文》出也,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。一者,地也。《玉篇》是也,適也,往也。《禮·檀弓》延陵季子曰:若氣,則無不之也。又於也。《禮·大學》之其所親愛而辟焉。《註》之,適也。《朱傳》猶於也。又語助辭。《書·金縢》禮亦宜之。《禮·文王世子》秋冬亦如之。《正字通》凡之字,或句中,或語尾,或層出。如毛詩我之懷矣,共武之服,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,六句九之字,常華章左之左之,六句八之字,可以例推。又此也。《詩·周南》之子于歸。《註》之子,是子也。又變也。《

【况】1. 情形:情~。状~。近~。~味(境况和情味,如“他的处境不好,~~难言”)。  2. 比方:比~。每~愈下。  3. 文言连词,表示更进一层:~且。何~。  4. 姓。  5. 古同“贶”,赐予。

【况】《玉篇》俗況字。○按況本从水,亦从二作况。今从冫,當卽況、况二字之譌。况从二从兄。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虛放切,音貺。發語辭。《詩·小雅》况也永歎。从二从兄,與況字少異。又借作祝。《漢·魯相謁孔廟》祝基作况其。况从二从兄,以况字代替。(況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許訪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許放切,音貺。《說文》寒水也。又矧也,譬也。《莊子·知北遊》每下愈況。又益也。《晉語》衆況厚之。又兹也。《詩·小雅》況也永歎。《箋》來兹對之,長歎而已。又滋也。《詩·大雅》亂況斯削。又賜也。與貺通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

【是】1. 表示解释或分类:他~工人。《阿Q正传》的作者~鲁迅。  2. 表示存在:满身~汗。  3. 表示承认所说的,再转入正意,含有“虽然”的意思:诗~好诗,就是太长了。  4. 表示适合:来的~时候。  5. 表示任何:凡~。~活儿他都肯干。  6. 用于问句:他~走了吗?  7. 加重语气,有“的确”、“实在”的意思:天气~冷。  8. 对,合理,与“非”相对:~非。他说的~。实事求~。  9. 认为对:~古非今。各行其~。深~其言。  10. 表示应承或同意(单说一个“是”字):~,我就去。  11.

【是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承紙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上紙切,音姼。《說文》作昰。直也。从日正。《釋名》是,嗜也,人嗜樂之也。《玉篇》是,是非也。《禮·曲禮》夫禮者,所以定親疎、決嫌疑、別同異、明是非也。又《博雅》是,此也。《易·乾卦》不見是而無悶。《又》是故居上位而不驕。又姓。《姓氏急就篇》是氏,吳有是儀,唐有是光。又《集韻》田黎切,音題。《公羊傳·僖十六年》是月者何,僅逮是月也。《註》是,月邊也。魯人語也。《釋文》是,如字。一音徒兮反。又與氏通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氏爲莊公。《註》氏,與是同。古通用。又《韻補》叶市之切。

【非常】◎非常fēicháng[very;extremely]很;极。特别非常高兴非常重要◎非常fēicháng(1)[extraordinary;special;unusual]∶不同寻常的非常会议非常行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非常之谋难于猝发。——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仆与足下同受非常之遇。——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(2)[ac

【非常】1.不合惯例;不适时宜。《左传·庄公二十五年》:“秋,大水,鼓用牲于社、于门,亦非常也。”杜预注:“失常礼。”《韩非子·备内》:“是故明王不举不参之事,不食非常之食。”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二:“北取燕蓟,调发非常,动以军期为言。”2.不同寻常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盖世必有非常之人,然后有非常之事;有非常之事,然后有非常之功。非常者,固常之所异也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四三回:“此人相貌非常,只可激,不可説。”鲁迅《野草·风筝》:“四面又明明是严冬,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。”3.突如其来的事变。《史记·项

【标格】◎标格biāogé[style;character]风范、品格

【标格】1.犹规范,楷模。晋葛洪《抱朴子·重言》:“吾特收远名於万代,求知己於将来,岂能竞见知於今日,标格於一时乎?”唐杜甫《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碑》:“立德不孤,扬名归实,可望发皇内则,标格女史,窃见於万年君得之矣。”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李怿传》:“李懌识字有数,顷岁因人偶得及第,敢与后生髦俊为之标格!”2.风范,风度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七七引北魏温子昇《寒陵山寺碑序》:“大丞相渤海王,命世作宰,惟机成务。标格千刃,崖岸万里。”唐杨敬之《赠项斯》诗:“几度见诗诗总好,及观标格过於诗。”宋苏轼《荷华媚·荷花》词:“霞

况是非常之标格用户点评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