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仄:平 平 平
拼音: lái yīn fēng
【来】1.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,与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对:~回。~往。过~。归~。~鸿去燕(喻来回迁徙,不能在一地常住;亦喻书信来往)。 2. 从过去到现在:从~。向~。 3. 现在以后,未到的时间:~年。将~。~日方长。 4.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,表示约略估计:二百~头猪。 5. 做某个动作:胡~。 6. 用在动词前,表示要做某事:大家~动脑筋。 7. 用在动词后,表示做过(一般均可用“来着”):昨天他哭~。 8. 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趋向:上~。 9. 表示发生:暴风雨~了。 10. 在
【来】〔古文〕徠《廣韻》落哀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郞才切,賴平聲。至也,還也,及也。《禮·曲禮》禮尚往來。往而不來,非禮也。來而不往,亦非禮也。又《公羊傳·隱五年》公觀魚於棠,登來之也。《註》登讀爲得,齊人謂求得爲登來。又玄孫之子曰來孫。又麥名。《詩·周頌》貽我來牟。《前漢·劉向傳》作飴我釐麰。亦作。又呼也。《周禮·春官》大祝來瞽令臯舞。又姓。又《集韻》洛代切,音賚。撫其至日來。《孟子》放勳曰:勞之來之。又叶鄰奚切,音離。《詩·邶風》莫往莫來,悠悠我思。《素問》恬澹虛無,眞氣從之。精神守內,病安從來。又叶郞
【阴风】风yīnfēng(1)[illwind]∶从阴暗处来的一股不正或邪恶的风扇阴风、点鬼火(2)[coldwind]∶寒冷的风
【阴风】朔风;阴冷之风。南朝宋颜延之《北使洛》诗:“阴风振凉野,飞雪瞀穷天。”宋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阴风怒号,浊浪排空。”明高明《琵琶记·张公遇使》:“青山古木何时了。断送人多少。孤坟谁与扫荒苔?连塚阴风吹送纸钱遶。”鲁迅《故事新编·起死》:“一阵阴风,许多蓬头的、秃头的、瘦的、胖的、男的、女的、老的、少的鬼魂出现。”2.隐含杀伐之气的风。唐杜甫《北征》诗:“阴风西北来,惨澹随回鶻。”唐李商隐《韩碑》诗:“腰悬相印作都统,阴风惨淡天王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