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宋词 / 沁园春(一)

老合投闲——沁园春(一)

平仄:仄 仄 平 平

拼音: lǎo hé|gě tóu xián

老合投闲释义

【老】1. 年纪大,时间长,有经验,陈旧的:~当益壮。~朋友。~练。~化。少年~成。~马识途。  2.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:吴~。~人家。~大爷。  3. 极,很:~早。~羞成怒。  4. 老年人:敬~院。扶~携幼。~有所为(wéi )。  5. 晚年:~年。~境。  6. 敬老,养老:“~吾老,以及人之老。”  7. 总是,经常:~是生病。  8. 原来的:~地方。  9. 与“嫩”相对:黄瓜长~了。  10. 词头,用于表排行,用于表相互尊称,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:~大。~鹰。~倭瓜。  11.

【老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盧皓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魯皓切,音栳。《說文》考也。七十曰老。从人毛匕,言須髮變白也。《禮·曲禮》七十曰老而傳。《公羊傳·宣十一年》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。《註》六十稱耋,七十稱老。又《詩·鄭風》與子偕老。《疏》沒身不衰也。《禮·祭義》貴老。爲其近于親也。又《周禮·地官·鄕老註》老,尊稱也。又《儀禮·聘禮》授老幣。《註》老賔之臣。《疏》大夫家臣稱老。又《禮·曲禮》國君不名卿老。《註》卿老亦卿也。又《禮·王制》天子之老。《註》老謂上公。又《禮·禮運》三老在學。《註》乞言,則受之三老。《左傳

【合】1. 闭,对拢:~眼。~抱。珠连璧~。貌~神离。  2. 聚集:~力。~办。~股。~资。  3. 不违背,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:~格。~法。情投意~。  4. 应该:~该。~当。“文章~为时而著,诗歌~为时而作”。  5. 总共,全:~家欢乐。  6. 计,折算:~多少钱。  7.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5”。 | 1.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,一升的十分之一。  2.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,容量为一合,木或竹制,方形或圆筒形。

【合】《唐韻》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曷閤切《正韻》胡閣切,音盒。《說文》合口也。又《玉篇》同也。《易·乾卦》保合太和。《詩·小雅》妻子好合。又配也。《詩·大雅》天作之合。《前漢·貨殖傳》蘗麴鹽豉千合。《註》師古曰:蘗麴以斤石稱之,輕重齊則爲合。鹽豉以斗斛量之,多少等亦爲合。合者,相配耦之言耳。又會也。《禮·王制》不能五十里者,不合于天子。《註》合,會也。又聚也。《論語》始有曰:苟合矣。《註》合,聚也。又答也。《左傳·宣二年》旣合而來奔。《註》合,答也。又閉也。《前漢·兒寬傳》封禪告成,合祛于天地神明。《註》李奇曰

【投闲】閒”。谓置身于清闲境地。宋陆游《入秋游山赋诗》之三:“屡奏乞骸骨,宽恩许投闲。”明查士标《雪后同方宝臣张谐石游北固》诗:“僻性从来厌市闤,投閒山寺岁将残。”清钮琇《觚賸·刘将军》:“某投閒何足惜,独羣马伏櫪思战塲,为可惜耳。”亦作“投间”。乘隙;伺机。《东观汉记·桓荣传》:“初荣遭仓卒困厄时,尝与族人桓元卿俱捃拾,投閒輒诵诗。”《后汉书·延笃传》:“百家众氏,投閒而作。”李贤注:“言诵经典之餘,投射閒隙而翫百氏也。”明陆容《菽园杂记》卷五:“文庄叶公巡抚两广时,素与邱内翰仲深不合,邱每投间毁之。”见“投闲

老合投闲用户点评
tx
时间之舞

多年过去,如今读到此诗,仍觉叩心。诗人以简淡笔触,直抒胸臆,使诗人描绘的场景栩栩如生,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。这正是韵律、用词和意境相得益彰的完美结合,使其成为一首深具艺术价值和人性温暖的诗作。

2025-02-16 16:46:36
tx
勇往直前333333

这首诗“老合投闲”,以“老”字开头,字首毫不妥协地表达出主题:岁月无情,人终有老。接着一“合”字,音韵微妙地流转,呼应着“老”,透露出寂寞的感觉。而“投闲”两字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无奈与无力。整首诗调子如行云流水般不紧不慢,行文飘忽。无疑,这首诗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,传达了诗人对岁月的无可奈何之感。

2025-02-16 15:56:20
tx
只梦花间少年

整首诗以平淡自如、闲适舒缓的笔调抒写,仿佛借用了那个年代的风景。以简单的文字描绘出复杂的人生,追求简约而又不失内涵的写作风格。读者阅读时,仿佛眼前浮现出老年宣泄寂寥的场景,对于现实中老年人的命运有类似感悟的人自然会有共鸣。这使得整首诗更有共情力,更富魅力。

2025-02-16 15:55:02
tx
折断的翅膀

这首诗的用词简单明了,没有使用炫目的辞藻,却更显真挚。如“老”,一字带尽了衰老的沧桑之感;如“合”,古朴中展现了寂寞的景象。正是这些平实的用词,让诗作更具触动力和传神之处。

2025-02-16 15:47:33
tx
动荡心情

诗的意境透过简洁的字面意义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岁月无情、人生凄凉,这是诗中世态炎凉的主旋律。那种将人生比喻为故事里的角色,如行走在戏台后的老演员,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拘束,流露出一种哀愁的美。伴随着思索,读者或许会对生死、命运和社会的荒谬有更深刻的思考。

2025-02-16 14:37:09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