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仄:仄 平 平 平
拼音: lèi zhú hén xiān|xiǎn
【泪竹】唐郎士元《送李敖湖南书记》诗:“入楚岂忘看泪竹,泊舟应自爱江枫。”唐吴融《春晚书怀》诗:“嫦娥断影霜轮冷,帝子无踪泪竹繁。”清孙枝蔚《寿张康侯母晏太夫人》诗之三:“泪竹斑多徵节操,灵雏年小擅文章。”清感惺《游侠传·侠踪》:“九嶷山,王气死,泪竹红斑。”参见“斑竹”。
【痕】◎ 创伤痊愈后留下的疤,亦泛指斑迹:~印。~迹。~瘕(疤痕。喻曾犯有罪案的人)。伤~。泪~。裂~。
【痕】《唐韻》戸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恩切,音鞎。《說文》胝瘢也。《玉篇》瘢痕也。《趙壹·疾世刺邪賦》所好則鑽皮出其毛羽,所惡則洗垢索其瘢痕。又凡物有迹者皆曰痕,如啼痕,苔痕,水痕,墨痕之類。又《集韻》五斤切,音垠。《博雅》腫也。又古恨切,音艮。腫病。
【鲜】1. 新的,不陈的,不干枯的:~果。~花。~嫩。新~。 2. 滋味美好:~美。~甜。这汤真~。 3. 有光彩的:~明。~亮。~艳。 4. 味美的食物:尝~。时~。 5. 特指鱼虾等水产食物:海~。鱼~。 6. 〔~卑〕中国古代北方民族。 7. 姓。 | ◎ 少:~为人知。屡见不~。
【鲜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相然切,音仙。魚名。出貉國。《禮·內則》冬宜鮮羽。《註》鮮,生魚也。又《玉篇》生也。《書·益稷》暨益播奏庶艱食鮮食。《傳》鳥獸新殺曰鮮。《儀禮·士昏禮》腊必用鮮。《疏》義取夫婦日新之義。《左傳·襄三十年》唯君用鮮。《註》鮮,野獸也。又《廣韻》潔也。《易·說卦》爲蕃鮮。《註》鮮,明也。又《釋名》鮮,好也。《玉篇》善也。又國名。《後漢·東夷傳》昔箕子避地朝鮮。又《鮮傳》鮮者,依鮮山,故因號焉。又山水名。《水經注》北鮮之山,鮮水出焉。又姓。《後蜀錄·李壽司空》鮮思明。又鮮于,複姓。《風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