韵脚:去十四泰
平仄:仄 平 仄 平 平 平 仄
拼音: liǎn ér shòu dé|děi|de xiē niáng dà|dài|tài
【脸】1. 面孔,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:~颊。~孔。~形(亦作“脸型”)。~色。~谱。 2. 物体的前部:鞋~儿。门~儿。 3. 体面,面子,颜面:~面。~皮。~软。丢~。赏~。
【脸】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奄切,音檢。《集韻》頰也。《韻會》目下頰上也。又《廣韻》七廉切《集韻》千廉切,音韱。《廣韻》也。《齊民要術》羹臛法,有臉羹。又《博雅》臉,也。《釋文》臉,七潛切。又《廣韻》力減切《集韻》兩減切,音溓。義同。
【儿】1. 小孩子:婴~。~戏。 2. 年轻的人(多指青年男子):男~。~女情。 3. 儿子,男孩子:~子。生~育女。 4.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,儿女对父母的自称。 5. 助詞:❶多用作名词后缀。❷用于形容词后。
【儿】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而鄰切,音仁。《說文》人也。《玉篇》仁人也。孔子曰:人在下,故詰屈。《戴侗·六書故》人儿非二字,特因所合而變其勢。合於左者,若伯若仲。合於下者,若兒若見。《鄭樵·六書略》人象立人,儿象行人。又《集韻》居拜切,音戒。仁人也。(兒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汝移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如支切,爾平聲。《說文》孺子也。象形。小兒頭囟未合。又《韻會》男曰兒,女曰嬰。又《韻會》兒,倪也。人之始,如木有端倪。又《倉頡篇》兒,嬬也。謂嬰兒嬬嬬然,幼弱之形也。又《韻會》姓也。漢有兒寬。又《唐韻》五稽切《集韻》《韻
【瘦】1. 体内含脂肪少,肌肉不丰满,与“胖”、“肥”相对:~溜(“溜”读轻声)。~弱。~小。~削。~俏。~长(cháng )。~瘪。消~。清~。~骨嶙峋。 2. 衣服鞋袜等窄小:这条裤子太~了。 3. 细削,单薄:字小而~。 4. 土地瘠薄:~瘠。 5. 遒劲有骨力:书贵~硬。水清石~。
【瘦】《廣韻》所祐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所救切。同。臞也。又《集韻》疎鳩切,音。瘠也。《揚子·太經》山殺瘦。
【得】1. 获取,接受:~到。~失。~益。~空(kòng)。~便。~力。~济。心~。 2. 适合:~劲。~当(dàng )。~法。~体。 3. 满意:~意。扬扬自~。 4. 完成,实现:饭~了。~逞。~志(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)。 5. 可以,许可:不~随地吐痰。 6. 口语词(a.表禁止,如“~了,别说了”;b.表同意,如“~,就这么办”)。 | 1. 必须,须要:可~注意。 2. 极舒服,极适意: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,就~了。 | 1.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:要不~。拿~起来。 2.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
【得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多則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的則切,音德。《說文》行有所得也。《玉篇》獲也。《韻會》凡有求而獲皆曰得。又賦受亦曰得。《易·乾卦》知得而不知喪。《禮·曲禮》臨財毋苟得。《左傳·定九年》凡獲器用曰得,得用焉曰獲。《孟子》求則得之。又貪也。《論語》戒之在得。又《韻會》與人契合曰相得。《王褒·聖主得賢臣頌》聚精會神,相得益章。又得得,唐人方言,猶特地也。《全唐詩話》貫休入蜀,以詩投王建曰:一瓶一鉢垂垂老,千水千山得得來。又叶都木切,音篤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罪莫大於可欲,禍莫大於不知足,咎莫大於欲得
【些娘】方言。细小。元张可久《齐天乐·湖上书所见》曲:“笑指梅香駡,檀口些娘大。”明陈所闻《金落索·谢美人赠锦囊》曲:“虽然虎口些娘小,无限相思若个包。”明顾起元《客座赘语·方言》:“南都方言……物之细小者曰些娘。”
【大】1.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~厅。~政。~气候。夜郎自~。~腹便便。 2. 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~。 3. 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~局。~众。 4.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~高兴。 5. 年长,排行第一:老~。 6. 敬辞:~作。~名。~手笔。 7. 时间更远:~前年。 8. 〔~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 9. 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~概。~凡。 | 1. 〔~夫〕医生(“夫”
【大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徒蓋切。《正韻》度柰切,音汏。小之對。《易·乾卦》大哉乾元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域中有四大,道大,天大,地大,王亦大。《莊子·天地篇》不同同之謂大。《則陽篇》天地者,形之大。隂陽者,氣之大。又初也。《禮·文王世子》天子視學,大昕鼓徵。《註》日初明,擊鼓徵召學士,使早至也。又徧也。《禮·郊特牲》大報天而主日。又肥美也。《儀禮·公食大夫禮》士羞,庶羞皆有大,贊者辨取庶羞之大,以授賓。《註》大,以肥美者特爲臠,所以祭也。又過也。《戰國策》無大大王。又長也。《爾雅·釋器》珪大尺二寸謂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