韵脚:下平十陽
平仄:平 仄 平 平
拼音: lián zhǔ shōu xiāng
【莲】◎ 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浅水中。叶子大而圆。花大,有粉红、白色两种。种子称“莲子”,包在倒圆锥形的花托内,合称“莲蓬”。地下茎肥大而长,有节,称“藕”。种子和地下茎均可食(亦称“荷”、“芙蓉”、“芙蕖”、“菡萏”):~藕。~房(❶莲蓬;❷指僧人的居室)。~座(❶莲花的底部;❷佛像的座位,由佛座多为莲花形而得名)。
【莲】〔古文〕苓《唐韻》落賢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靈年切,音連。《爾雅疏》北人以蓮爲荷。又《說文》芙蕖之實也。《爾雅·釋草》荷,芙蕖。其實蓮。《註》蓮謂房也。又《集韻》連彥切,連去聲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左馮翊蓮勺。《後漢·鄭興傳註》蓮勺,故城在今同州下邳縣東北。又《字彙補》所夾切。草名。《廣雅》鳶尾、烏蓮,射干也。
【渚】◎ 水中小块陆地:洲~。~田。鼋头~(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太湖边的一处著名风景区)。
【渚】《唐韻》章與切《玉篇》之與切,音煮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常山中丘逢山,東入湡。又《爾雅·釋水》小洲曰渚。《釋名》渚,遮也。能遮水使旁迴也。《詩·召南》江有渚。《傳》水岐成渚。《釋文》引韓詩:一溢一否曰渚。漢典考證:〔《詩·召南》江有渚。《傳》水岐曰渚。〕 謹照原文曰渚改成渚。〔《韓詩外傳》一溢一否曰渚。〕 謹按此韓詩章句非韓詩外傳,今改爲釋文引韓詩。 考證:〔《詩·召南》江有渚。《傳》水岐曰渚。〕 謹照原文曰渚改成渚。〔《韓詩外傳》一溢一否曰渚。〕 謹按此韓詩章句非韓詩外傳,今改爲釋文引韓詩。
【收】1. 接到,接受:~发。~信。~支。~讫。~益。 2. 藏或放置妥当:这是重要东西,要~好了。 3. 割断成熟的农作物:~割。~成。麦~。 4. 招回:~兵。~港。 5. 聚,合拢:~容。~理。~集。 6. 结束:~尾。~煞。~盘。 7. 逮捕,拘押:~捕。~监。~押。~审。 8. 约束,控制(感情或行动):~束。~心。~伏(亦作“收服”)。 典
【收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式周切《集韻》尸周切,音荍。《說文》捕也。《五經文字》作収,訛。《詩·大雅》此宜無罪,女反收之。《傳》收,拘收也。又《詩·周頌》我其收之。《傳》收,聚也。又《禮·玉藻》有事則收之。《疏》當有事之時,則收斂之。又《左傳·襄二十七年》何以恤我,我其收之。《註》收,取也。又《戰國策》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。《註》收,猶息也。又《博雅》收,振也。《中庸》振河海而不洩。《朱傳》振,收也。又車軫也。《詩·秦風》小戎俴收。《傳》收,軫也。又夏冠名。《儀禮·士冠禮》周弁,殷冔,夏收。《註》收,言所以收斂髮也。
【香】1. 气味好闻,与“臭”相对:~味。~醇。芳~。清~。 2. 舒服:睡得~。 3. 味道好:这鱼做得真~。 4. 受欢迎:这种货物在农村~得很。 5. 称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东西:麝~。灵猫~。龙涎~。檀~。沉~。 6. 旧时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称:~闺。~艳。 7. 祭祖、敬神所烧的用木屑搀上香料做成的细条:~火。烧~拜佛。~炉。~烛。 8. 姓。
【香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許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虛良切,音鄕。《玉篇》芳也。《正韻》氣芬芳。《書·君》至治馨香,感于神明。《詩·周頌》有飶其香。《禮·月令》中央土,其臭香。又草木之香,如沉香,棧香,蜜香,檀香,具載。《洪芻·香譜》及《葉延珪·香隸》諸書。又獸亦有香。《談苑》商女山中多麝,其性絕愛其臍,爲人逐急,卽投巖舉爪,剔裂其香。又《本草》麝香有三等:第一生香,亦名遺香,乃麝自剔出者。其次臍香。其三心結香。又有小麝,其香更奇。又風香。《庾信詩》結客少年塲,春風滿路香。又含香。《漢官儀》尚書郞含雞舌香,伏奏
“莲渚收香”这句诗,用词质朴而饱含哲理。莲渚,有湖光山色之意,收香,能使人联想到荷花的馨香。整句诗仿佛在人们心中呈现出祥和美好的画面,使人俗念顿消,心灵得以净化。
诗人以简单的词语传达出深远的意境,使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美的存在。这句诗具有启迪思考的作用,也让人对大自然怀有崇敬之情。
“莲渚收香”这句诗字字铿锵,意境鲜明。莲渚神秘而美丽,收香则是对花香的赞叹。整句诗凝聚了诗人对世界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,也是对大自然赐予人们的馈赠的崇敬之意。
“莲渚收香”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画面,展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对自然之美的追求。整句诗中用词简练而不失细腻,让读者仿佛亲身身临其境,感受到了那一缕花香的清新与怡人。
这句诗用了富有感染力的修辞手法,让人在读完后顿觉心旷神怡。诗人功力深厚,以短短几个字描绘出了一个清新宜人的自然景色。
“莲渚收香”这句诗,言简意赅,字字珠玑。用词巧妙,意境深远,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对自然美的把握。这句诗的韵律流畅,优雅动人。
这句诗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,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了复杂而深邃的思想。读完这句诗,仿佛能闻到那阵阵花香,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。
莲渚收香,不仅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也是诗人对内心渴望的表达。这种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是人们追求幸福的源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