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唐诗 / 相和歌辞。登高丘而望远

六鳌骨已霜——相和歌辞。登高丘而望远

韵脚:下平十陽

平仄:仄 平 平 仄 平

拼音: liù áo gǔ|gū yǐ shuāng

六鳌骨已霜释义

【六鳌】亦作“六鰲”。神话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。相传渤海之东,有一深壑,中有岱舆、员峤、方壶、瀛洲、蓬莱五山,乃仙圣所居之地。然五山皆浮于海,常随潮波上下往还。“帝恐流於西极,失群仙圣之居,乃命禺彊使巨鼇十五,举首而戴之。迭为三番,六万岁一交焉。五山始峙而不动。而龙伯之国有大人,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,一钓而连六鼇,合负而趣归其国,灼其骨以数焉。於是岱舆、员嶠二山流於北极,沉於大海,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。”事见《列子·汤问》。唐李白《登高丘而望远海》诗:“登高丘,望远海,六鼇骨已霜,三山流安在?”明夏完淳《代人

【骨】1.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、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:~头。~骼(全身骨头的总称)。~节。~肉(a.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,亦称“骨血”;b.喻紧密相连,不可分割的关系)。~干(gàn)。  2. 像骨的东西(指支撑物体的骨架):伞~。扇~。  3.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:~力(a.雄健的笔力;b.刚强不屈的气概)。风~(古典文艺理论术语,指文章的艺术风格,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)。  4. 指人的品质、气概:侠~。~气。 | 1. 〔~朵儿(duor )〕尚未开放的花朵。  2. 〔~碌〕滚动(“碌”读轻

【骨】《唐韻》《韻會》古忽切《集韻》吉忽切,音汨。《說文》肉之覈也。《釋名》骨,滑也。骨堅而滑也。《靈樞經》腎主骨,張筋化髓榦,以立身。《周禮·天官·疾醫》以酸養骨。《註》酸木味,木根立地中似骨。《疏》謂似人之骨立肉中者。《列子·天瑞篇》精神者,天之分。骨骸者,地之分。屬天,淸而散。屬地,濁而聚。又牲骨。《禮·祭統》凡爲俎者,以骨爲主。《儀禮·鄕射禮註》以骨名肉,骨貴也。又姓。《隋書·骨儀傳》骨儀,京兆長安人。又《唐書·東夷傳》新羅,其族名第一骨,第二骨,以自別。又苦骨,苦參別名。又多骨,白荳別名。見《本草綱目

【已】1. 止,罢了:学不可以~。死而后~。  2. 表示过去:~经。事~至此。~往。业~。  3. 后来,过了一些时间,不多时:~忽不见。  4. 太,过:不为~甚。  5. 古同“以”。

【已】《廣韻》羊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養里切,音以。《玉篇》止也,畢也,訖也。《廣韻》成也。《集韻》卒事之辭。《易·損卦》已事遄往。又《玉篇》退也。《廣韻》去也,棄也。《書·堯典》試可乃已。《論語》三已之。又太也。《廣韻》已,甚也。《孟子》仲尼不爲已甚者。《註》不欲爲已甚,太過也。又《廣韻》過事語辭。《史記·灌夫傳》已然諾。《註》索隱曰:謂已許諾,必使副其前言也。又《類篇》語已也。《增韻》語終辭。《前漢·梅福傳》亦無及已。又踰時曰已而。《史記·高帝紀》已而有娠。又與以通。《荀子·非相篇》人之所以爲人者,何

【霜】1.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,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:~降。~冻。~序(指深秋季节)。~秋。~期。~天。  2. 像霜一样的东西:柿~。西瓜~。  3. 形容白色:~鬓。~刃。~锋。  4. 喻高洁:~操(高洁的节操)。~骨。~情。

【霜】《唐韻》所莊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師莊切,音驦。《玉篇》露凝也。《釋名》其氣慘毒,物皆喪也。《大戴禮》陽氣勝,則散爲雨露。隂氣勝,則凝爲霜雪。《易·坤卦》履霜堅冰至。《詩·秦風》白露爲霜。又《字彙補》國名。《西域記》屈霜國。又姓。見《姓苑》。又《正字通》歷年曰霜。《李白詩》陛下之壽三千霜。又《集韻》《類篇》色壯切,音孀。隕霜,殺物也。或作灀。《潘岳·馬汧督誄》馬生爰發,在險彌亮。精貫白日,猛烈秋霜。

六鳌骨已霜用户点评
tx
独自流浪

不过要说冻住了,我倒是不太相信,六岁也拿不出骨头来冻吧!一看这首诗的年份,是元代的作品。那时候的人估计啥都没准备好,连电冰箱都没有,更别说冻骨头了!唐僧取经时候还老用的光头套冰啊!别说骨头了,突然想到,果然是骨头才能正确的冻住,可怜花木成灰,骨头绿花岭是吧!

2025-04-03 16:48:32
tx
DreamSeeker

这个作者真是有点意思哈,就是一句“六鳌骨已霜”,简单明了,不啰嗦~一听就感受到了寒意~真是有才华啊~

2025-04-03 16:15:38
tx
幸福的天空

这句诗的运用了朴实而凄美的冷色调,在描述中展现出了冬季的凄凉。骨与霜这对比效果使人不由自主地聆听到了岁月的尽头的呜咽,残酷与无情的真实也仿佛在眼前。此句用词非常贴切,活画一幅驶过时光隧道的景象,如此表现出导致东西古旧成朽、人事已非的宿命,直指人生中的无常与无奈。

2025-04-03 16:12:43
tx
海蓝之星

六鳌骨已霜,字里行间皆隐含着岁月的刻痕与生活的艰辛。正是这种苍凉与衰老,深深触动了人的心弦。诗中的用词准确无比,精妙地揭示了光阴流逝的悲惨痕迹,不禁让人怀惜与惋惜。这种极富质感的意象,使读者感叹时光荏苒,人生如茶,品味出浓浓的哀愁和疲惫感。

2025-04-03 16:01:04
tx
岁月如歌

这首诗的题目就像是在说:六个鳌骨已经结霜了!难道是这位诗人看到了六只鳌龙的颅骨被霜冻住了?这还真是个奇怪的景象!六只鳌龙的头骨竟然还会结霜,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部日本动画电影《鳌骨图》。主角是一只萌娃龙,他的鳌骨图神奇地能让他掌握所有的武功,还有一块铁骨头,能够夺取别人的力量。我被这首诗蒙得一脸茫然,到底是哪六只鳌龙的头骨这么牛X,还能冻住呢?也许这只是诗人胡思乱想,鳌骨头骨和霜的结合还能产生什么新奇的效果呢?是不是可以开发出一种新的颅骨护理产品,可以让我们的头骨更加光滑细腻,摸起来更舒服?

2025-04-03 15:19:30
tx
浪花里流浪

总的来说,这句诗凭借简洁而有力的语言,将痛苦的图景描摹得淋漓尽致,展现了鲁迅先生独特的文风和对社会命运的关怀。

2025-04-03 14:22:04
tx
热爱生活

追问:这六只鳌龙的主人是谁啊?怎么从来没听说过有人拥有这么多的鳌龙,还那么牛X!既然这头骨能结霜,是不是还有更多的超能力等着我们发掘?搞不好还是一个龙族神秘组织留下的线索,他们要用这种霜结骨来引发人类进化,变成龙人!难道时空大作战就要开始了?鳌龙振翅,时空破碎,人类将会面临无尽的挑战!鳌龙兄弟,不约!

2025-04-03 14:14:08
tx
非常时刻

韵律方面,全诗以七言古体诗的形式呈现,句中七个字正好拍出沉痛的韵律,读来禁不住让人止不住的颤抖,体现了鲁迅先生独有的风格。

2025-04-03 14:09:31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