韵脚:上平五支
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zhī|zhì lí fù lǘ yán yì hé
【知】1. 晓得,明了:~道。~名(著名)。~觉(有感觉而知道)。良~。~人善任。温故~新。~难而进。~情达理。 2. 使知道:通~。~照。 3. 学识,学问:~识,求~。无~。 4. 主管:~县(旧时的县长)。~府。~州。~宾(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。亦称“知客”)。 5. 彼此了解:相~。~音。~近。 6. 彼此了解、交好的人:故~(老朋友)。 | ◎ 古同“智”,智慧。
【知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陟离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珍離切《正韻》珍而切,智平聲。《說文》詞也。从口从矢。《徐曰》知理之速,如矢之疾也。又《玉篇》識也,覺也。《增韻》喩也。《易·繫辭》百姓日用而不知。《書·臯陶謨》知人則哲,能官人。又漢有見知法。《史記·酷吏傳》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,作見知法。《註》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。又相交曰知。《左傳·昭四年》公孫明知叔孫于齊。《註》相親知也。又《昭二十八年》魏子曰:昔叔向適鄭,鬷蔑一言而善,執手遂如故知。《楚辭·九歌》樂莫樂兮新相知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匹也。《詩·檜風》樂子之無知。《
【嫠妇】寡妇。《左传·昭公十九年》:“初,莒有妇人,莒子杀其夫,己为嫠妇。”《新唐书·南诏传》:“女、嫠妇与人乱,不禁,婚夕私相送。”宋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舞幽壑之潜蛟,泣孤舟之嫠妇。”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续录五》:“有嫠妇年未二十,惟一子,甫三四岁。家徒四壁,又鲜族属,乃议嫁。”许杰《邻居》三:“倚在门扇上凝思,正像一个思春的嫠妇。”
【闾阎】1.里巷内外的门。后多借指里巷。《史记·平準书》:“守閭阎者食粱肉,为吏者长子孙,居官者以为姓号。”唐白居易《湖亭望水》诗:“岸没閭阎少,滩平船舫多。”清薛福成《应诏陈言疏》:“以臣所见,閭阎十室九空,而百物昂贵,小民奔走拮据,艰於生计。”2.泛指民间。《史记·樗里子甘茂列传论》:“甘茂起下蔡閭阎,显名诸侯,重彊齐楚。”《梁书·处士传·何胤》:“顷者学业沦废,儒术将尽,閭阎搢绅,尠闻好事。”宋司马光《涑水记闻》卷五:“皆言衣食于官久,不愿为农,又皆习弓刀,一旦散之閭阎,必皆为盗贼。”章炳麟《驳建立孔教议》
【亦何】何其;多么。晋葛洪《神仙传·阴长生》:“况仙人亦何急急,令闻达朝闕之徒,知其所云为哉!”唐杜甫《鹿头山》诗:“斯人亦何幸,公镇踰岁月。”清方文《宋遗民咏·赵子固孟坚》:“嗟彼承旨者,失身亦何愚!”
以寡妇为象征,可见作者对妇女地位的关注。诗中的嫠妇代表了妇女在当时社会地位的悲剧。虽然她们无法参与政务,但却为之操劳和牵挂,这让人不禁惋惜。同时也提醒人们要重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。
这句诗字面意义晦涩,但却透露出深刻的社会思考。其所表达的是,嫠妇虽然生活平凡,责任却非比寻常。她们寡居无助,孤身承受生活压力,更何况还为了国家的大事忧心忡忡。这种对妇女在社会角色中的辛酸呐喊,令人不禁思考。
这句诗通过嫠妇这一形象,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局限性。其间蕴含着一种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。触动人心之处,正是作者对嫠妇的真切写照和思辨,使诗句流传至今,仍传递出浓烈的社会意义。
嫠妇之所以无法了解国家政务,主要是由于当时社会的性别歧视以及妇女地位的局限性所致。无论如何,这句诗以嫠妇为主角,却能引发人们对妇女地位的思考和关注。可见,作者在深刻剖析社会危机的同时也在呼唤对妇女的关爱。
“闾阎嫠妇亦何知”是一句出自《诗经·大雅·荡》的诗句。闾,指乡间或邻里。阎,指邑的周围。嫠妇,指寡居的妇女。这句诗描述了即使是居住在乡间与邑的周围的寡居妇女,也无法了解国家政务的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