韵脚:上平十八諄
平仄:平 平 平 平 仄 仄 平
拼音: 2 fēng|fěng chūn bù jīn lòu xiè
【梅】1. 落叶乔木,品种很多,性耐寒,初春开花,有白、红等颜色,分五瓣,香味很浓,果实球形,味酸:~花。~子。 2. 姓。
【梅】〔古文〕槑《唐韻》莫杯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模杯切《韻會》謀杯切,音枚。或作槑、楳,亦作。《說文》枏也。《爾雅·釋木》梅,枏。《陸璣·條梅疏》似豫章大木也。又《書·說命》若作和羹,爾惟鹽梅。《禮·內則》梅諸。《名物疏》陸璣所釋有條有梅,自是枏木似豫章者。豫章,大樹可以爲棺舟者也。和羹之梅,籩實之乾,似杏實酢者也。又《爾雅·釋木》時,英梅。《註》雀梅。又《爾雅·釋木》朹檕梅。《註》狀如梅,子赤色似小柰,可食。又《埤雅》江、湘、兩浙四五月閒梅欲黃落,則水潤土溽,蒸鬱成雨,謂之梅雨。《四時纂要》閩人以立夏後逢庚入梅
【风】1. 空气流动的现象。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:~向。~速。~级。~险。~波(喻纠纷或乱子)。~雨如磐(a.指风雨不断,天色黑暗,给人以重压的感觉;b.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)。~花雪月(喻堆砌词藻,内容贫乏的的诗文)。 2. 像风那样迅速、普遍的:~潮。~靡一时。~驰电掣。 3.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、习俗:~气。~习。~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~尚(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)。 4. 消息,传闻:~传(chuán )(传闻)。闻~而动。 5. 表现在外的景象、态度、举止:~景。~度
【风】〔古文〕凬飌檒《唐韻》方戎切《集韻》方馮切《正韻》方中切,音楓。風以動萬物也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大塊噫氣,其名爲風。《河圖》風者,天地之使。《元命包》隂陽怒而爲風。《爾雅·釋天》南風謂之凱風,東風謂之谷風,北風謂之凉風,西風謂之泰風。《禮·樂記》八風從律而不姦。《疏》八方之風也。《史記·律書》東北方條風,立春至。東方明庶風,春分至。東南方淸明風,立夏至。南方景風,夏至至。西南方凉風,立秋至。西方閶闔風,秋分至。西北方不周風,立冬至。北方廣莫風,冬至至。《周禮·春官·保章氏》以十有二風,察天地之和命,乖別之妖
【春】1. 一年的第一季:~季(农历正月至三月)。~节。~色。~晖(春天的阳光,喻父母的恩情)。~山(春天的山,山色如黛,喻妇女的眉毛)。~秋(a.春季和秋季;b.指年月;c.指人的年岁,如“~~正富”;d.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,鲁国的《春秋》。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;e.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)。 2. 两性相求的欲望:~心。怀~。 3. 生机:大地回~。 4. 姓。
【春】〔古文〕萅旾《廣韻》昌脣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樞倫切,蠢平聲。《爾雅·釋天》春爲靑陽。《註》氣淸而溫陽。《周禮·春官·宗伯疏》春者出生萬物。《公羊傳·隱元年》春者何,歲之始也。《註》春者,天地開闢之端,養生之首,法象所出。昏斗指東方曰春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東方木主春。《前漢·律歷志》陽氣動物,於時爲春。春,蠢也。物蠢生,廼動運。又姓。《何氏姓苑》春申君黃歇之後。又酒名。《唐國史補》酒有郢之富水春,烏程之若下春,滎陽之上窟春,富平之石東春,劒南之燒春。又花名。《花木考》鸎粟別種名麗春。又《集韻》尺尹切,音蠢。《周
【不禁】ùjīn[cannothelp;can’trefrainfrom]抑制不住,不由得不禁失笑不禁鼓起掌来不禁不由
【不禁】禁止。《管子·权修》:“欲民之正,则微邪不可不禁也。微邪者,大邪之所生也,微邪不禁而求大邪之无伤国不可得也。”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若乃州閭之会,男女杂坐,行酒稽留……目眙不禁,前有堕珥,后有遗簪,髠窃乐此。”1.经受不住。唐杜甫《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》诗之二:“巡簷索共梅花笑,冷蕊疏枝半不禁。”宋辛弃疾《蝶恋花·送人行》词:“蜂蝶不禁花引调,西园人去春风少。”明吴承恩《夏日》诗:“高堂美人不禁暑,冰簟湘帘梦秋雨。”2.抑制不住,不由自主。明刘基《怨王孙》词:“不禁清泪,暗里洒向孤灯结成冰。”清和
【漏泄】泄lòuxiè(1)[leak]∶[水、光线等]流出或透出汽缸漏泄(2)[revealsecret;divulge]∶泄漏;走漏漏泄试题典
【漏泄】漏泄”。亦作“漏洩”。1.泄露。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今诸侯之事我寡君,不如昔者,盖言语漏洩,则职女之由。”《韩非子·亡徵》:“浅薄而易见,漏泄而无藏,不能周密,而通羣臣之语者,可亡也。”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一:“后人怪问,漏泄其事,玉女遂求去。”宋柳永《玉楼春》词:“乌龙未睡定惊猜,鸚鵡能言防漏泄。”王统照《母爱》:“﹝她﹞不怕漏泄秘密,却总难承认自己是生过孩子的母亲。”2.渗漏。汉袁康《越绝书·外传记越地传》:“苇槨桐棺,穿壙七尺,上无漏泄,下无积水。”唐韩偓《绕廊》诗:“浓烟隔帘香漏泄,斜灯映竹光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