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仄:仄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gěng nài duàn gū péng
【梗】1. 植物的枝或茎:菜~子。 2. 直,挺立:~着脖子。 3. 正直,直爽:~直。 4. 阻塞,妨碍:~塞(sè)。~阻。心肌~死。 5. 大略:~概。 6. 有刺的草木:~榆(刺榆)。
【梗】《唐韻》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正韻》古杏切,音鯁。《說文》山枌楡,有朿,莢可爲蕪荑者。又病也。《詩·大雅》至今爲梗。又禦災曰梗。《周禮·天官》女祝以時招梗,禬禳以除疾殃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梗,正直也。又《揚子·方言》梗,略也。梗槩,大略也。又草木刺人爲梗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梗木爲之靡拉。又枝梗。《戰國策》桃梗土偶。又土梗,非眞物也。《莊子·田子方》吾所學者,直土梗耳。又猛也。《方言》韓趙之閒曰梗。《淮南子·原道》鋤其强梗。漢典考證:〔《周禮·天官》女祝以時招梗,禬禳以除時疾。〕 謹照原文時疾改疾殃。 考證
【奈】◎ 如何,怎样:~何。怎~。无~何(无可如何)。~……何(中间加代词,如“奈我何”)。
【奈】同柰。詳木部柰字註。
【断】1.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:~裂。~层。~面。截~。~肠。~魂。~线风筝。 2. 不继续,禁绝:~粮。~水。~炊。~奶。~档。~流。~种(zhóng )。~交。~片。~续。~子绝孙。 3. 判定,决定:判~。诊~。~狱(审理和判决罪案)。 4. 一定,绝对:~乎不可。~然施行。
【断】《玉篇》同斷。俗字。(斷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都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覩緩切,音短。《說文》作。截也。《書·盤庚》乃斷棄汝。《傳》斷,絕也。《詩·商頌》是斷是遷。《疏》於是斬斷之。又《廣韻》《正韻》徒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杜管切,音。絕也。《羣經音義》旣絕曰斷。《釋名》斷,段也。分爲異段也。《易·繫辭》其利斷金。《疏》其纖利能斷截於金。又《集韻》徒玩切《正韻》杜玩切,音段。義同。又《廣韻》丁貫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都玩切,音鍛。決也。《易·繫辭》以斷天下之疑。《疏》決斷天下之疑。又《書·秦誓》斷斷猗無
【孤蓬】的蓬草。常比喻飘泊无定的孤客。《文选·鲍照<芜城赋>》:“稜稜霜气,簌簌风威,孤蓬自振,惊砂坐飞。”吕向注:“孤蓬,草也,无根而随风飘转者。明远自喻客游也。”唐李白《送友人》诗:“此地一为别,孤蓬万里征。”明范受益王錂《寻亲记·局骗》:“正是夫妻两地愁无尽,身类孤蓬恨怎消?你看这等天气,好凄凉人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