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唐诗 / 永州八记

乃记之而去——永州八记

韵脚:上八語

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

拼音: nǎi zhī ér qù

乃记之而去释义

【乃】1. 才:今~得之。“断其喉,尽其肉,~去”。  2. 是,为:~大丈夫也。  3. 竟:~至如此。  4. 于是,就:“因山势高峻,~在山腰休息片时”。  5. 你,你的:~父。~兄。“家祭无忘告~翁”。

【之而】须毛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梓人》:“深其爪,出其目,作其鳞之而。”戴震补注:“颊侧上出者曰之,下垂者曰而,鬚鬣属也。”王引之《经义述闻·周官下》:“而,颊毛也;之,犹与也。作其鳞之而,谓起其鳞与颊毛也……然则之为语词,非实义所在矣。”与戴说不同。后人诗文中多用以形容须毛状的东西或指雕刻的鸟、兽、龙等的须毛耆鬣。宋龚颐正《芥隐笔记·荆公押而字》:“荆公乃又作‘而’字二诗:‘采鲸抗波涛,风作鳞之而。’盖用《周礼·考工记》。”清王士禛《龙门阁》诗:“出爪作之而,神奇始何代。”清恽敬《吴城万寿宫碑铭》:“之而为禽,鄂

【去】1.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;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,与“来”相对:~处。~路。~国。  2. 距离,差别:相~不远。  3. 已过的,特指刚过去的一年:~年。~冬今春。  4. 除掉,减掉:~掉。~皮。~势(a.阉割;b.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)。  5.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:他~男主角。  6. 用在动词后,表示趋向:上~。进~。  7. 用在动词后,表示持续:信步走~。  8. 汉语四声之一:~声(a.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;b.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)。

【去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丘據切,墟去聲。《說文》人相違也。《廣韻》離也。《增韻》來去,離去,去就之去。《玉篇》行也。《史記·莊助傳》汲黯招之不來,麾之不去。又棄也。《後漢·申屠剛傳》愚聞人所歸者,天所與。人所畔者,天所去也。又《唐韻》羌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口舉切《正韻》丘舉切,墟上聲。《集韻》徹也。又藏也。《前漢·蘇武傳》掘野鼠,去草實而食之。《註》去,收藏也。又《集韻》或作弆。《前漢·遵傳》遵善書,與人尺牘,皆藏弆以爲榮。《註》弆,亦藏也。又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丘於切,音墟。疾走。《正字通》同驅。《詩·小雅

乃记之而去用户点评
tx
泪湿醉红尘

乃记之而去这句诗,就像是你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只是一个过客,无论你留下了多少美好回忆,最后还是只能遗憾地离去。刺痛人心的离别之情,让人不禁感慨万千。这句诗像是一个小小的警钟,提醒我们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,不要因为过去的美好而沉溺其中。

2025-04-03 16:52:21
tx
花落忧心

乃记之而去,可以说是一句文艺范儿爆棚的诗哦!乃难道是古人用的吗?怎么突然开始装老年人了呢?学长学姐这是要时光倒流回去写诗吗?

2025-04-03 16:15:33
tx
追逐幸福的鸟儿

乃记之而去,故人间新闻千头万绪,而记者毕竟不能陷入其中。其不退则陷,则是记者纵横社会无尽的缠绕。此句以记者之行为象征,表达了记者离开的决心,不被俗事所累。

2025-04-03 15:57:24
tx
DreamyNight

这句“乃记之而去”呀,有点像不留痕迹地溜走的感觉,就像早晨吃了一整块蛋糕,然后面不改色地跟着吹呼啦圈啊,还给自己留下了个纪念,就说记之而去,你懂我的意思吗? ╰(*°▽°*)╯

2025-04-03 15:40:34
tx
SilverLining

乃记之而去,仿佛是一句来自古代的诗句。或许离开不一定如此伤感,但这句诗却让我们意识到,离开是人生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。所以,怀着一颗可以天涯海角追随梦想的心,乘风破浪,不是也挺好的嘛!

2025-04-03 15:11:30
tx
芽月喵葬花灬

这句诗我给它起了个外号,叫"小滑头"!你看,这么短短的一句话,就把它所有的职责分离了!乃记之负责记录,而去嘛,就是溜之大吉,带着记忆混到人海中。谁能想到,这句小滑头的话还能带给我们这么深刻的启示呢?

2025-04-03 14:46:13
tx
相思泪__

这句诗虽然有些伤感,但也表达出了人生的无常。有句话怎么说来着,“走到哪里都是一路风景”嘛,所以人生就是一本书,每段经历都是一页,用心感受每一页,然后继续往下翻。

2025-04-03 14:27:02
tx
庐山谣

乃记之而去,这就是古人们吧!装X总是不懈奋斗的,想象一下,一个手持书卷的文艺青年看着远方似乎在想些什么。注意!一定要画风柔和一点,要不然就全缓冲了!

2025-04-03 14:18:41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