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宋词 / 上枢密韩胄诗二首

巧匠何曾弃樗栎——上枢密韩胄诗二首

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

拼音: lì|yuè qì 1 hé zēng qiǎo jiàng

巧匠何曾弃樗栎释义

【栎】◎ 落叶乔木,叶子长椭圆形,结球形坚果,叶可喂蚕;木材坚硬,可制家具,供建筑用,树皮可鞣皮或做染料。亦称“麻栎”、“橡”;通称“柞树”。 | 1. 〔~阳〕地名,在中国陕西省。  2. (櫟) 方言集汇

【栎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卽狄切,音歷。《說文》木也。《邢昺曰》似樗之木。《詩·秦風》山有苞櫟。《疏》引《爾雅》云:櫟,其實梂,橡也。《陸璣疏》秦人謂柞櫟爲櫟,其子房生爲梂。河内人謂木蓼爲櫟,椒榝之屬也。其子亦房生,此秦詩宜從其方土之言柞櫟是也。又不材之木也。《莊子·人閒世》匠石見櫟社樹,其大蔽牛,觀者如市,匠石不顧。又不生火之木也。《淮南子·時則訓》十二月,其樹櫟。《高誘註》木不生火,惟櫟爲然。又地名。《春秋·桓十五年》鄭伯突入于櫟。又鳥名。《山海經》天帝之山有鳥,黑文而赤翁,名曰櫟。又與擽通。《

【弃】◎ 舍去,扔掉:抛~。遗~。~权。~市(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,并将尸体暴露街头)。~世(超出世俗或指去世)。~养(父母死亡的婉辞)。~置不顾。~瑕录用。 典

【弃】《說文》古文棄字。《左傳·襄四年》是弃也。《史記·周本紀》周后稷名弃,其母姜原欲弃之,因名曰弃。餘詳木部八畫。(棄)〔古文〕弃《唐韻》詰利切《韻會》磬致切《正韻》去冀切,音器。《說文》捐也。《爾雅·釋言》忘也。《詩·周南》不我遐棄。《禮·冠禮·祝辭》棄爾幼志,順爾成德。(棄)漢典考證:〔《爾雅·釋詁》忘也。〕 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。〔《詩·召南》不我遐棄。〕 謹照原書召南改周南。 考證:〔《爾雅·釋詁》忘也。〕 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。〔《詩·召南》不我遐棄。〕 謹照原書召南改周南。

【樗】1. 〔~树〕即“臭椿”。  2. 〔~蚕〕一种蚕,幼虫绿色,有白色黏粉,成虫灰白色,幼虫吃樗叶、蓖麻叶等。亦称“椿蚕”。  3. 〔~蒲〕古代一种赌博游戏,像后代的掷骰子,后亦作为赌博的通称。  4. 〔~栎〕喻无用之材,亦作自谦之辞。亦称“樗材”。

【樗】《集韻》胡化切《正韻》胡挂切,音畫。《說文》木也。以其皮裹松脂。或从木蒦。又《唐韻》作。丑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抽居切,音攄。惡木也。《詩·豳風》采荼薪樗。《陸璣疏》樗,樹及皮皆似漆,靑色,葉臭。《莊子·逍遙遊》吾有大樹,人謂之樗。其大本擁腫,不中繩墨。其小枝卷曲,不中規矩。《唐本草》椿、樗二樹形相似,樗木疎,椿木實。《蘇頌·圖經》椿葉香,可啖。樗氣臭,北人呼爲山椿,江東人呼爲鬼目。《集韻》从虖从慮,義同。又樗里,地名。《史記·索隱》甘茂居渭南隂鄕之樗里,號樗里子。又《爾雅·釋蟲》莎雞謂之樗雞。又《

【何曾】曾hécéng[never]反问表示未曾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?汉

【何曾】为何,何故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尔何曾比予於管仲?”赵岐注:“何曾,犹何乃也。”宋玉《九辩》:“何曾华之无实兮,从风雨而飞颺?”《诗·大雅·云汉》“胡寧瘨我以旱?憯不知其故”汉郑玄笺:“天何曾病我以旱?曾不知为政所失,而致此害。”2.何尝;几曾。三国魏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昔日游处,行则连舆,止则接席,何曾须臾相失?”唐王昌龄《九日登高》诗:“谩説陶潜篱下醉,何曾得见此风流?”宋苏轼《和寄无选长官》诗:“自古山林人,何曾识机巧?”刘大白《石下的松实》诗:“﹝松实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。何曾没有生机?只是

【巧匠】◎巧匠qiǎojiàng[cleverartisan;skilledworkman]技艺精巧的工匠能工巧匠

【巧匠】技艺精巧的工匠。《韩非子·有度》:“巧匠目意中绳,然必先以规矩为度;上智捷举中事,必以先王之法为比。”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巧匠不斲兮,孰察其揆正?”宋陆游《砚湖》诗:“自然出天工,岂復烦巧匠?”朱心《鱼抬梁,土堆亭》:“鲁班师傅真是天生的巧匠,谁比得上他!”

巧匠何曾弃樗栎用户点评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