韵脚:下平十八尤
平仄:平 平 平 仄 仄 仄 仄 仄 平
拼音: qīng suō bù|fǒu jiǎn sù niǎo shuǎng qiú
【青】1. 深绿色或浅蓝色:~绿。~碧。~草。~苔。~苗。~菜。~葱。~山绿水。~云直上。万古长~(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远不衰)。 2. 绿色的东西:踏~。~黄不接。 3. 靛蓝色:靛~。~紫。~出于蓝,胜于蓝。 4. 黑色:~布。~线。~衫。~衣。 5. 喻年轻:~年。~春。~工。 6. 竹简:~简。~史(原指写在竹简上的记事,后指史书,如“永垂~~”)。 典网
【青】〔古文〕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倉經切,音鶄。《說文》東方色也。《釋名》靑,生也。象物之生時色也。《書·禹貢》厥土靑黎。《荀子·勸學篇》靑出之藍而靑於藍。又神名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,祭靑帝。又州名。《書·禹貢》海岱惟靑州。又鳥名。《禮·曲禮》前有水,則載靑旌。《註》靑,靑雀,水鳥。又木名。《庾信·步虛詞》空靑爲一林。《註》雲笈七籤,玉淸天中有樹,似松,名曰空靑之林。又《廣韻》男靑、女靑,皆木名。出羅浮山記。又果名。靑子,橄欖也。《蘇軾詩》紛紛靑子落紅鹽。又藥名。《本草綱目》空靑,腹中空,
【蓑】1. 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:~衣。~笠。 2. 用草覆盖。
【蓑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蘇和切,音莎。《玉篇》草衣也。《詩·小雅》何蓑何笠。《傳》蓑所以備雨。又《韻會》覆也。《公羊傳·定元年》仲幾之罪,何不蓑城也。《註》不以蓑苫城也。又《唐韻古音》初危切,音摧。《郭璞·山海經註》蓑,辟雨之衣也,音催。又《集韻》蘇回切,音毸。華蘂下垂貌。《張衡·南都賦》敷華蘂之蓑蓑。又蘇煎切,音暹。《郭璞·山海經贊》江疑所居,風雲是潛。獸有獓,毛如披蓑。
【不】1. 副词。 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 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~,我不知道。 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~? | ◎ 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【不】〔古文〕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逋沒切,補入聲。不然也,不可也,未也。《禮·曾子問》葬引至于堩,日有食之,則有變乎,且不乎。又《周禮·夏官》服不氏,掌養猛獸而敎擾之。《註》服不服之獸者。又《廣韻》《韻會》分物切。與弗同。今吳音皆然。又《韻會》俯九切,音缶。與可否之否通。《說文》鳥飛上翔,不下來也。从一,一猶天也。象形。又《玉篇》甫負切《廣韻》甫救切,缶去聲。義同。又《廣韻》甫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方鳩切,音浮。夫不,也。亦作鳺鴀。《爾雅·釋鳥》其鳺鴀。《郉疏》陸璣云:今小鳩也。一名鳩,幽州人或謂鷱鴡,梁宋閒
【减】1. 由原有数量中去掉一部分:~价。~员。缩~。削~。偷工~料。 2. 降低程度,衰退:~轻。~弱。~少。~色。~产。~免。~缓。
【减】《玉篇》古斬切,音減。俗減字。(減)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斬切,音鹼。《說文》損也。《玉篇》少也,輕也。《禮·樂記》禮主其減。又水名。《山海經》番條之山,減水出焉。又岐山亦出減水,東南流注于江。又姓。《史記·酷吏傳》減宣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下斬切,音豏。又《集韻》公陷切,音。義同。 俗作减,非。(減)漢典考證:〔又姓。《前漢·酷吏傳》減宣。〕 謹按漢書作咸,史記作減。前漢改史記。 考證:〔又姓。《前漢·酷吏傳》減宣。〕 謹按漢書作咸,史記作減。前漢改史記。 zdi
【肃】1. 恭敬:~立。~坐。~然。 2. 严正,认真:严~。~静。~穆。整~。 3. 躬身作揖,迎揖引进:~客。 4. 萎缩:~杀。
【肃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息逐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息六切《正韻》蘇谷切,音宿。《說文》持事振敬也。从聿在上,戰戰兢兢也。《廣韻》恭也,敬也,戒也。《書·太甲》社稷宗廟,罔不祗肅。《傳》肅,嚴也。言能嚴敬鬼神而遠之。又《洪範》恭作肅。《疏》貌能恭,則心肅敬也。《禮·玉藻》色容厲肅。《疏》厲,嚴也。肅,威也。又《爾雅·釋言》肅雝,聲也。又縮也。《詩·豳風》九月肅霜。《傳》肅,縮也,霜降而收縮萬物。《禮·月令》季春行冬令,則寒氣時發,草木皆肅。《註》謂枝葉縮栗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進也。《詩·大雅》民有肅心,荓云不逮。《箋》肅
【鸟】◎ 脊椎动物的一纲,温血卵生,全身有羽毛,后肢能行走,前肢变为翅,一般能飞:~类。候~。益~。~语花香。
【鸟】《唐韻》都了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丁了切,音蔦。《說文》長尾禽總名也。《正韻》常時曰鳥,胎卵曰禽。《爾雅·釋鳥》鳥之雌雄不可別者以翼,右掩左雄,左掩右雌。《書·堯典》厥民析鳥獸孳尾。《周禮·秋官·翨氏》掌攻猛鳥。又《硩蔟氏》掌覆妖鳥之巢。《註》硩,摘也。摘其巢而去之。《正字通》二足而羽謂之禽。或曰鳥觜曰咮曰喙,爪曰距,尾曰翠,一作臎,一名尾罌。膍胵曰奧,嚨曰亢曰員官,項畜食處曰嗉,翅曰翮曰翎,頸毛曰翁,腳短者多伏,腳長者多立,腳近翠者好步,腳近臆者好躑。《師曠·禽經》羽蟲三百六十,毛協四時,色合五方。又星名。
【爽】1. 明朗,清亮:~目。 2. 轻松,利落:清~。凉~。~口。 3. 痛快,率(shuài )直:~朗。~快。~利。豪~。直~。 4. 差失,违背:~信。~约(失约)。毫厘不~。屡试不~。 5. 干脆,索性:~性。 6. 舒服:~心。~意。~适。身体不~。 典
【爽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疏兩切《集韻》所兩切,音塽。《說文》明也。从从大。《註》徐鍇曰:大,其中縫光也。《書·仲虺之誥》用爽厥師。《傳》爽,明也。又《盤庚》故有爽德自上。《傳》湯有明德在天。◎按蔡傳:故有爽德爲句。自上二字連下,其罰汝三字爲句,爽訓失也。與孔傳異。又康誥:爽惟民迪吉康。又大誥:爽邦由哲。左傳昭四年:二惠競爽。又昭七年:是以有精爽,至于神明。又《書·太甲》先王昧爽丕顯。又《牧誓》時甲子昧爽。《傳》昧爽,早旦。又《左傳·昭三年》請更諸爽塏者。《註》爽,明也。〇按增韻云:又淸快也。卽爽塏之義。又史記屈原
【裘】1. 皮衣:狐~。集腋成~。 2. 姓。
【裘】〔古文〕求《唐韻》巨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渠尤切,音求。《玉篇》皮衣也。《詩·小雅》舟人之子,熊羆是裘。《又》彼都人士,狐裘黃黃。《周禮·天官·司裘》掌爲大裘,以供王祀天之服。中秋獻良裘,季秋獻功裘。《中論》救寒莫如重裘。又披裘公,人名。《高士傳》披裘公曰:五月被裘負薪,豈取金者哉。又菟裘,地名。《左傳·隱十一年》使營菟裘,吾將老焉。《註》在梁父縣南。又裘氏,亭名。《水經注》沙水又東南逕裘氏鄕裘氏亭西。又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裘氏,衞大夫食采于裘,因氏焉。又《集韻》渠竹切,音鞠。義同。又《韻補》渠之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