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宋词 / 西江月

乳浮紫玉瓯中——西江月

韵脚:上平一東

平仄:仄 平 仄 仄 平 平

拼音: rǔ zǐ fú 1|4 yù ōu

乳浮紫玉瓯中释义

【乳】1. 分泌奶的器官:~房(亦称“乳”、“奶子”)。~峰。~罩。  2. 乳房中分泌出来的白色甜汁:~汁(亦称“奶”)。哺~。~母(奶妈)。~臭(xiù)未干(对年幼人表示轻蔑)。  3. 像乳汁的东西:豆~。~胶。~腐(亦称“腐乳”)。  4. 像乳头的东西:钟~(钟上可敲打的突出物)。钟~石。  5. 生,生殖:孳~。  6. 初生的、幼小的:~燕。~牙。~名(小名)。 典网

【乳】《唐韻》而主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蘂主切,音擩。《廣韻》柔也。又湩也。《白虎通》文王四乳,是謂至仁。又《禮·月令·註》燕以施生時來巢人堂宇孚乳。又天乳,星名。在氐宿北。《列星圖》天乳明,則甘露降。又馬乳,蒲萄子別名。《本草圖經》子似馬乳。又石鐘乳。《桂海虞衡志》桂林宜融山洞穴中,凡石脈涌處爲乳牀,融結下垂,其端輕薄中空,水乳且滴且凝,紋如蟬翼者勝。又竹乳。《開寶本草》竹乳者,其山洞徧生小竹,以竹津相滋,乳如竹狀,其性平。又鐘四帶有乳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註》篆閒之枚也。聲之震動在此,以其乳可數,故曰枚。又《溪蠻

【紫】1. 在可见光中波长最短,红与蓝合成的颜色:~红。~铜。~外线。~药水。  2. 道教和某些朝代的统治者所崇尚的色彩,因而常在其宫室、服饰、用物前冠之以“紫”:~衣。~书(a.道经;b.皇帝诏书)。~诰(帝王诏令)。~台(神仙、帝王所居)。~气(祥瑞之气,多附会为帝王、圣贤或宝物出现的先兆)。~绶。~垣(皇宫)。~阙。~光阁。~禁城。~袍金带。  3. 姓。

【紫】《廣韻》將此切《集韻》蔣氏切,音呰。《說文》帛靑赤色。《釋名》紫,疵也,非正色。五色之疵瑕,以惑人者也。《論語》紅紫不以爲褻服。《郉昺疏》紫,北方閒色。《又》惡紫之奪朱也。《何晏註》紫,閒色之好者。又水名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》紫淵在其北。《註》文穎曰:西河穀羅縣有紫澤,其水紫色。又姓。《廣韻》出《何氏姓苑》。又同孳。《荀子·非十二子篇》紫然洞然。《註》紫,與孳同。柔弱之貌。漢典考證:〔《釋名》紫,疵也,非正色。正色之疵瑕,以惑人者也。〕 謹照原文正色之疵改五色之疵。〔又同絮。《荀子·非十二子篇》紫然洞然。

【浮】1. 漂在水面上,与“沉”相对:~桥。~力。~标。~萍。~泛。~沉。漂~。~光掠影。  2. 表面的:~皮儿。~土。~雕。  3. 空虚,不切实:~夸。~华。  4. 不沉静,不沉着:轻~。~躁。  5. 暂时的:~记。~支。  6. 可移动的:~财。~荡。~吊。~动。  7. 超过,多余:人~于事。  8. 呈现,涌现:~现。~想。  9. 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:~脉。

【浮】《唐韻》縛牟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房尤切《正韻》房鳩切,音罘。《說文》氾也。《論語》乗桴浮於海。又順流曰浮。《書·禹貢》浮于濟漯。又濟涉腰瓠曰浮。《淮南子·釋山訓》百人抗浮。《註》浮,瓠也。又溢也,過也。《禮·坊記》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,寧使人浮于食。又先時曰浮。《書·盤庚》鮮以不浮于天時。又輕也。《楚語》疏其穢而鎭其浮。又浮浮,氣烝貌。《詩·大雅》烝之浮浮。又雨雪盛貌。《詩·小雅》雨雪浮浮。又衆彊貌《詩·大雅》江漢浮浮。又浮沉,無定之意。《詩·小雅》載沉載浮。又《小爾雅》浮,罰也。謂罰爵也。《禮·投壷》無偝

【中】1. 和四方、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:~心。当(dàng)~。~原。~华。  2. 在一定范围内,里面:暗~。房~。~饱。  3.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:~辍(中途停止进行)。~等。~流砥柱。  4.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:在研究~。  5. 特指“中国”:~式。~文。  6. 适于,合于:~看。 | 1. 恰好合上:~选。~奖。~意(会意,满意)。  2. 受到,遭受:~毒。~计。  3. 科举考试被录取:~举。~状元。 典

【中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陟弓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陟隆切,音忠。《書·大禹謨》允執厥中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以五禮防民僞,而敎之中。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劉子曰:民受天地之中以生。又《左傳·文元年》舉正於中,民則不惑。《註》舉中氣也。又司中,星名。在太微垣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。又《前漢·律歷志》春爲陽中,萬物以生。秋爲隂中,萬物以成。又中央,四方之中也。《書·召誥》王來紹上帝,自服于土中。《註》洛爲天地之中。《張衡·東京賦》宅中圓大。又正也。《禮·儒行》儒有衣冠中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刺

【玉瓯】指精美的杯盂一类的盛器。唐吴融《病中宜茯苓寄李谏议》诗:“金鼎晓煎云漾粉,玉甌寒贮露含津。”元关汉卿《双赴梦》第二折:“我奉玉甌,进御酒,一齐山寿。”郭沫若《水调歌头·访大邑收租院》词:“荒淫无耻,佛号金鐘伴玉甌。”

乳浮紫玉瓯中用户点评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