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仄:平 平 仄 平 仄 平 仄
拼音: 3|4 shēn guī ēn yuàn dòng fáng
【语】1. 话:~言。汉~。英~。~录。~汇。~重心长。 2. 指“谚语”或“古语”:~云:“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”。 3. 代替语言的动作:手~。旗~。 4. 说:细~。低~。 | ◎ 告诉:不以~人。
【语】《唐韻》魚舉切《集韻》偶舉切《韻會》魚許切《正韻》偶許切,魚上聲。《說文》論也。《徐曰》論難曰語。語者,午也。言交午也。吾言爲語,吾,語辭也。言者直言,語者相應答。《釋名》敘也。敘己所欲說也。《易·頤卦》君子以愼言語,節飮食。《詩·大雅》于時言言,于時語語。《疏》直言曰言,謂一人自言。答難曰語,謂二人相對。《禮·雜記》三年之喪,言而不語。《註》言,自言己事也。語,爲人論說也。《家語》孔子之郯,遭程子于塗,傾蓋而語終日。又國名。《別國洞冥記》勒畢國人長三寸,有翼,善言語戲笑,因名善語國。又《廣韻》牛倨切《集
【深闺】◎深闺shēnguī[boudoir]旧指富贵人家的闺房
【深闺】旧时指女子居住的内室。唐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杨家有女初长成,养在深闺人未识。”明陈汝元《金莲记·媒合》:“欲聘深闺窈窕娘,试商量,文园病客,可遂求凰?”鲁迅《呐喊·阿Q正传》:“后来这终于从浅闺传进深闺里去了。”
【恩怨】怨ēnyuàn(1)[pastkindnessandgrudge;oldscores]∶感恩之情与仇怨之情(2)[resentment]∶仇恨典
【恩怨】恩与怨。《公羊传·庄公四年》“此復讎也,曷为葬之”汉何休注:“据恩怨不两行。”清昭槤《啸亭杂录·吴春麓语》:“宽与虐,恩怨之府。”鲁迅《书信集·致杨霁云》:“宋明野史所记诸事,虽不免杂恩怨之私,但大抵亦不过甚。”2.指情侣夫妻间的恩爱怨情。唐韩愈《听颖师弹琴》诗:“昵昵儿女语,恩怨相尔汝。”宋黄庭坚《听宋宗儒摘阮歌》诗:“深闺洞房语恩怨,紫燕黄鸝韵桃李。”3.偏指怨恨。宋叶梦得《避暑录话》卷上:“是一言之间,志在报復而自忘其过,尚能置大恩怨乎。”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词采》:“谁无恩怨,谁乏牢骚,悉以
【洞房】◎洞房dòngfáng(1)[innerestroom]∶深邃的内室搬来搬去,也很费事,不如竟到你洞房里去弹罢。——《老残游记》(2)[bridal(ornuptial)chamber]∶新婚夫妇的居室
【洞房】1.幽深的内室。多指卧室、闺房。《楚辞·招魂》:“姱容修态,絚洞房些。”唐沉亚之《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》:“市言唯恐田园陂地之不广也,簪珥羽鈿之不侈也,洞房綺闥之不邃也。”《老残游记》第九回:“搬来搬去,也很费事,不如竟到你洞房里去弹罢。”2.特指新婚夫妇的卧室。唐朱庆馀《近试上张籍水部》诗:“洞房昨夜停红烛,待晓堂前拜舅姑。”《古今小说·金玉奴棒打薄情郎》:“双双拜了天地,又拜了丈人、丈母,然后交拜礼毕,送归洞房做花烛筵席。”洪深《少奶奶的扇子》第二幕:“二十年以前,男女总要在入洞房以后,才说到爱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