韵脚:上十姥
平仄:平 平 平 仄
拼音: tán tán fá gǔ
【潭潭】1.深广貌。《韩诗外传》卷一:“吾北鄙之人也,将南之楚。逢天之暑,思心潭潭。”唐唐彦谦《拜越公墓因游定水寺有怀源老》诗:“越公已作飞仙去,犹得潭潭好墓田。”明无名氏《鸣凤记·陆姑救易》:“鸞笺宠召自天来,黄扉紫阁,潭潭如海。”苏曼殊《与刘三书》:“别后思心潭潭,书来良以为慰。”2.象声词。多用于鼓声。宋欧阳修《黄牛峡祠》诗:“潭潭村鼓隔溪闻,楚巫歌舞送迎神。”宋欧阳修《初至虎牙滩见江山类龙门》诗:“晓鼓潭潭客梦惊,虎牙滩上作船行。”
【伐】1. 砍:~树。砍~。 2. 征讨:讨~。~罪(征讨有罪的人)。口诛笔~。 3. 自夸:~善(夸自己的好处)。~智。不矜不~。
【伐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房越切,音罰。征伐。《詩·小雅》薄伐玁狁。《周禮·夏官》大司馬以九伐之灋正邦國。《左傳·莊二十九年》凡師有鐘鼓曰伐,無曰侵。又《小爾雅》伐,美也。又伐閱,與閥閱同。《史記·功臣侯表》古者人臣功有五等,明其功曰伐,積日曰閱。《左傳·莊二十八年》且旌君伐。《註》伐,功也。又自稱其功曰伐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不自伐,故有功。又斫木也。《詩·周南》伐其條枚。又考擊鐘鼓也。《禮·郊特牲》孔子曰:二日伐鼓何居。又攻殺擊刺也。《書·牧誓》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,乃止齊焉。《註》少不下四五,多
【鼓】1. 打击乐器,圆柱形,中空,两头蒙皮:~乐(yuè)。~角(jiǎo)。大~。 2. 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耳~。石~。 3.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:~吹。~噪。 4. 发动,使振作起来:~励。~动。~舞。一~作气。 5. 高起,凸出:~包。~胀。 6.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,一鼓即一更。 典
【鼓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工戸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果五切《正韻》公土切,音古。革音之器。伊耆氏造鼓。《說文》鼓,郭也。春分之音,萬物郭皮甲而出,故謂之鼓。《徐鍇曰》郭者,覆冒之意。《玉篇》瓦爲椌,革爲面,可以擊也。樂書,鼓所以檢樂,爲羣音長。《周禮·地官·鼓人》掌敎六鼓。《註》六鼓:靁鼓八面,靈鼓六面,路鼓四面,鼖鼓,皋鼓,晉鼓,皆兩面。又夏后氏足鼓,置鼓於趺上,謂之節鼓。殷楹鼓,以柱貫中,上出而樹之也。周縣鼓,植簨虡而縣之也。又星名。《爾雅·釋天》河鼓謂之牽牛。《郭註》荆楚人呼牽牛爲擔鼓。擔者,荷也。又《前漢·五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