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仄:平 平 仄 仄
拼音: táo qián chǔ shì
【陶】1.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:~俑。~粒。~瓷。~管。~器。 2. 制造陶器:~冶。~铸。 3. 喻教育、培养:~化。~育。~染。熏~。 4. 快乐的样子,使快乐:~然。~醉。~~。 5. 古同“淘”,洗。 6. 姓。
【陶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徒刀切,音桃。《爾雅·釋丘》再成爲陶丘。《疏》丘形上有兩丘相重累。《書·禹貢》東出于陶丘北。《釋名》於高山上一重作之,如陶竈然也。《說文》陶丘,在濟隂。《戰國策》秦客卿造謂穰侯曰:秦封君以陶。《註》今定陶縣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濟隂郡定陶縣。《史記·越世家》范蠡止於陶。《註》徐廣曰:今定陶。正義曰:括地志云:陶山在濟州平隂縣東三十五里,止此山之陽也。又《說文》陶丘有堯城,堯嘗所居,故堯號爲陶唐氏。《書·五子之歌》惟彼陶唐,有此冀方。又縣名。《漢書·地理志》魏郡館陶縣,雲中郡陶林
【潜】1. 隐在水面下活动:~水。~泳。~坝。~行(a.在水面以下行动;b.在外边秘密行动)。 2. 隐藏的,秘密地:~藏。~伏。~遁。~逃。~力。~心。~师。~在。~台词。~移默化。 3. 姓。
【潜】《字彙》俗潛字。(潛)《唐韻》昨鹽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慈鹽切,音。《說文》涉水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潛涵,沉也。又游也。《註》潛行水中,亦曰游。又藏也。《易·乾卦》陽氣潛藏。又《爾雅·釋言》潛,深也。《詩·小雅》潛雖伏矣。又漢水之別名。《爾雅·釋水》水自江出爲沱,漢爲潛。《書·禹貢》沱潛旣道。又丘名。《爾雅·釋丘》晉有潛丘。又地名。《春秋·隱二年》公會戎于潛。又邑名。《史記·楚世家》吳取楚之六潛。又潛江,縣名。《廣輿記》屬安陸府。又牛名。《酉陽雜俎》句漏縣大江中有潛牛。又姓。宋安撫使潛說友。又《小爾雅》
【处士】1.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,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圣王不作,诸侯放恣,处士横议,杨朱、墨翟之言盈天下。”《后汉书·方术传论》:“李固、朱穆等以为处士纯盗虚名,无益於用,故其所以然也。”唐元稹《中书省议举县令状》:“又云见任官及处士、散试官,并请停集。”汪洋《寿静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韵》:“谢公霖雨苍生望,失笑东山处士多。”2.星名。即少微星。《晋书·天文志上》:“少微四星在太微西,士大夫之位也,一名处士。”参见“少2微”。